医院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 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它是以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 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提高管理 的效果及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 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 调节、约束和促 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与企业比,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 文章试图从建设 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的控制制度以及设想以后比较完善的控制制度等 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
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一 些单位的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 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 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 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 而 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 有的单位虽建立了内 控系统但不尽合理,生搬硬套,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还有些单 位虽然建有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但却流于形式,弱于执行。
2.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 部分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
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 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 导致监控力度不够, 影响了内部 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有些
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对内部 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不能正确审计和鉴定会计资料 和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审计人员不能 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不能坚持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原则, 不能遵循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不能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没有如实、 公正地编写审计报告。
3. 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
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 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 ;后勤部 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 ;使用部门只用不管。 长此以往,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致使存量不实, 账实不符,责任不清。部分单位之间互相攀比, 盲目、重复购置资产, 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跨部门、跨单位无 法进行资产配置,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1. 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 单位负责
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按照《会计法》 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 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 完整性以及 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 有效性负主要责任。 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 责人
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 “第一责任主体 ”意识,还 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 面的培训学习。
2.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会计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 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国家财产安 全稳定 ”。不能用一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找准失控环节,明 确自控重点,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对 于预算管理、 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 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 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 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 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 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 权,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
实责任制,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的顺利、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控制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内审 部门应将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审计评审对象, 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 情况的定期检查和监督, 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 尤 其是要针对发展中财务及会计核算上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况,认真研 究,不断发现和改正问题, 可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经济违 规;把审计结果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与 奖惩制度, 这是对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