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侧重于对某个表现手段的认识与感受。(2分)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8.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指导 (一)律动方面
1.教幼儿按节拍做简单的动作 2.对幼儿进行基本动作训练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4.设法引起兴趣 5.语言讲述与提示启发 6.逐步提高要求 (二)舞蹈方面 1.熟悉音乐 2.教师示范 3.语言提示 4.学习舞蹈队形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活动目标是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评价活动的目标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评价活动目标与《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等是否有紧密的联系;二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涵盖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三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活动过程的评价
活动过程主要指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折过程。一般说,可以从教师的行为、活动中儿童的互动情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1.
对教师行为的评价
(1)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而有热情。
33
(2)是否巧妙而熟练地运用角色的变化引导儿童学习。 (3)是否善于提问,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 2.
对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的评价
(1)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与音乐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音乐学习经验。
(2)所提供的音乐学习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在音乐和其他方面的和谐
发展。
(3)是否注意到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意志、自信、独立等良
好的心理品质。
(4)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
的机会。
(5)是否鼓励和引导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其中灵活而自主地学习音乐。 3.
对活动组织形式的评价
(1)是否恰当地采用了集体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个别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 (2)组织形式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儿童音乐发展水平的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
异的尊重和照顾。 4.
对活动结构安排的评价
(1)活动的结构安排是否紧凑、有序。
(2)是否注意到每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系列性和递进性。 (三)活动效果的评价
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从儿童方面反映出来的教育结果。它包括: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儿童的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是否愉快、轻松;儿童在活动中对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等等。
10.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根据《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幼儿音乐教育的具体任务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重视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34
(3)指导学前儿童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技能。 (4)注意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11.如何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
歌唱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歌曲,而歌曲是由歌词与曲调组合而成的,所以,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应注意歌词与曲调两方面。 1. 歌词方面
(1)为儿童选择的歌曲,其歌词应是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的。 (2)歌词要有重复,有发展余地。
(3)在选择歌曲时,还应尽量注意歌词一内容宜于用动作表现。 2.曲调方面 (1)音域不宜太宽 (2)节奏节拍比较简单 (3)速度适中 (4)旋律比较平稳。
12.论述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
铃木教学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立的。
铃木教学法注重早期教育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 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主要如下:
(1)“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是铃木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铃木始终强调才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
(2)“音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铃木强调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及早期教育的特殊意义。
(3)“人类是环境之子”,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35
(4)“掌握某个领域最高那里的人,同样地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 (5)“兴趣是能力的源泉”。 (6)“直觉或灵感也是一种能力”。
(7)“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 (8)“‘教育’是个伟大的词,包括教和育两方面”。 (9)“尊重孩子”。
(10)“育儿国策”。铃木祈望世界和平,对地球上所有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材。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1)命题画的指导步骤(2)根据此题要求答题者自行作答案
2.(1)提前的物质准备活动(2)以音乐或游戏活动开始(3)中间环节怎样指导(4)如何结束和怎样处理幼儿的美术作品
3.(1)物质准备还有经验准备(2)如何导入主题(答题时要有准备、开始、中间环节、结束环节,关键是怎样让幼儿对菠萝产生浓厚的兴趣) 4.答案略
5.(1)层次设计 可含欣赏、歌唱、歌表演、游戏和打击乐等。 (2)目标设计 每层次应含音乐感、学习能力、社会性个性发展目标。 附:层次及目标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层次一:学唱新歌《闪烁的小星》
教育目标:1.感受夜晚天空星星闪烁、柔美的意境,并用跳跃、连贯的唱法表现歌曲。
2.在歌曲每乐句结束处,创编一个轻轻拍击动作。 3.根据教师指挥,大胆地与同伴分小组接唱。 层次二:创编歌表演
教育目标:1.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边唱歌边表演。
36
2.知道相同的歌词用相同的动作表演,表现歌曲的结构。 3.能大胆地参与创编和表演活动。 层次三:创编和演奏打击乐器
教育目标: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以均匀的节奏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2.根据歌曲的情绪,探索用合适的打击乐器和力度敲击乐器。 3.学习指挥与看指挥,能根据指挥的要求及时作出反应。 6.答案略
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