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2.培养企业管理者成本控制的系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控制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法体系。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控制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费用控制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等等。
3.提高全员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如企业计划、科研、生产、劳资、安全等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一道构筑成本控制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给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建立财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为加强财务管理献计献策。培养财会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善于管理。
4.加强现代化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现代科技发展和企业增长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大。要解决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也是要从“人”分析,从“人”入手。要加强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培养:①创新精神;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③其他相关知识。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到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以,要求企业成本管理人员还需要有市场策划、生产计划、技术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实施全方位成本管理。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所有部门,特别是与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诸如决策者、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专设成本机构人员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自上而下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成本降低的积极性和重要性,人人都要明确全员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
29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的潜力是无止境的。在管理实践中采用成本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惩罚等外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同时,应积极采取一些如“以人为本”的旨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每一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成本控制与成本节约成为每一职工自觉自愿的行为。
4.2降低系统成本
建立了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确定了降低成本的途径,还不能说成本管理工作已经完成。因为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充分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思想和体制等一系列手段,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搞好。
1.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是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顾客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
2.建立成本控制新机制。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各种因素复杂的管理,仅仅由财务部门来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补充和完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机制,从而达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这些控制机制包括:成本的决策控制、成本的预算控制、成本的事中控制、成本的分析控制、成本的考核控制。
3.在成本控制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4.重点控制可控成本。产品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企业管理人员能对成本施加影响并可以调节的为可控制成本,反之则为不可控制成本。但是成本的可控与否,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里是可以转化的。
30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不可控制成本一般是指由企业的决策而形成的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和部分企业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在企业建立或决策实施后已形成,在一般条件下,它较少发生变化,不必花大力气去控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抓住可控成本的管理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5.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要谋求成本的有效降低,必须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要做到“单元成本”的分析。为此,我们可以借鉴王永庆著名的“鱼骨理论”:任何大小事务的成本,都要对其构成要素不断进行分解,把影响成本的因素全部找出来,达到像鱼骨那样具体、分明、详细。以财务费用为例,我们可再细分为原料的财务费用、制造过程的财务费用、产品的财务费用及营业上的财务费用等,然后逐项分析其发生情况,从而找出财务费用控制的关键点和差异所在。如果只以简单的财务费用为单位成本,那么分析工作势必无法再深入,得出来的结论往往与实际有一定距离,也就无法取得正确的成本分析。
4.3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由于企业成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企业成本都是以不断变化着的数字或文字的形式在财务上加以体现。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必须是由财务部门在企业各单位的协调下,形成对整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成本形成的环节进行控制分析,从而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但是当前有许多企业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片面地强调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单靠财务部门是难以进行成本控制的,必须靠企业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也必须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因为成本的管理过程牵涉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成本信息控制系统把成本管理作为一个综合大系统,成本控制作为若干个子系统,按照成本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有关成本控制的信息软件,建立成本信息控制系统,以达到把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的目的。例如主要的子系统有:
1、成本预测系统。运用信息预测技术、定量计算技术等管理方法,根据国家经济产业调整政策和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主要承担成本的发展趋势、方向和未来影响成本高低因素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财务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实际
31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研究
成本等多套动态成本数据库,及时为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和多种决策方案,以起到成本的决策控制。
2、成本核算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财务核算的各种软件,改善财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的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提供基础资料。
3、成本的日常控制管理系统.运用定额管理、目标管理、价值工程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进行成本日常的预测、控制和分析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机构,定期分析成本升降原因,不断修订降本增效的方案、措施。
4、成本的预算考核系统。根据企业年度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成本倒算分解、层层落实,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4.4注重信息化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利用的信息很多很复杂,更新也比较快,光靠人脑已经难以应付。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尤其是成本预测与成本分析,有时必须依靠一定的电子信息系统才能有效完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企业资源管理(包括成本管理)方面的软件更新换代也日益频繁;随着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产生了电子商务,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和技术(如ERP )也开始暴露出欠缺,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应着眼于将ERP变为企业商务管理(EC或EB)的一个子系统,实现成本的全球化战略管理。
4.5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展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现代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然而,对于处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我国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更有必要注意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中予以全面考虑,树立战略成本的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