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1.A6.C11.B16.C21.D26.A2.A7.B12.A17.B22.B27.C3.C8.A13.A18.B23.D28.B2.A9.C14.A19.C24.C29.D5.A10.B15.D20.A25.B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BD32.ABE33.BCDE34.ABD35.A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1分)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权36.先秦法家认为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作用。利名分。权利名分确定了,就可以禁止争夺。(1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1分)37.所谓《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懲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1分)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强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而不是行为的效果,即“原心定罪“。(1分)凡是福合《春秋》之义者,即使犯法,也不定罪,或从轻处罚;反之,违反《春秋》精神,即使犯罪未成,也要定罪。(1分)(1分)他认为,38.唐代柳宗元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自然和社会各有其发展规律,是互不干预的。所以,天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感应关系。(1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柳宗元把对历史的批荆变成对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分)(1分)他认识到要以实现天下大志,必须要大39.这是对王安石变法经实践的经验总结。明法度,即废除旧法必法,创立新法善法,同时重建贤才及太除守旧平庸之力,启用进取有为之士。(1分)在此基础上,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形成了法治人质统一论。(1分)以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提出一套社40.太平天国经济共有思想的集中体现,会结构的设计,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制,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忌口受田财产公有公有,共同生产、彼此支援。(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41.周公的“慎罚”说是其明德慎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主张有:1、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1分);2、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1分);3、三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1分);4、刑罚适中(1分);但是周公并非一味讲宽大,同时主张对不孝,“不忠不有”、“寇壤奸宄”、“杀越人于货”等罪犯严加惩处,刑兹无赦(2分)。42.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中,皇帝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威,臣僚只是执行其法令的工具,因此,“君为臣纲”被置于“三纲”之首(2分)。为了确保皇帝权力及其人身安全,唐律做了严格规定,凡属违反均为陈刚危害皇帝的犯罪,均属罪大恶极,应处严刑(2分)。这些犯罪类型主要有:“谋反”、“谋大利”(1分);危害皇帝安全(1分);大不敬(1分)。43.反封建性。他们尖锐地揭露和批判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法治的不平等、暴虐、黑暗和腐朽。民主性(2分)。他们热情地设计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宣传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主张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建立和保障人民主权和民主自由的新法制(2分)。民族性。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张太炎的“四权分立”,都是力图将西方民主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2分)。一定的反帝性。他们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主权平等的民族独立国家,收回治外法权,制定适用中外的法律(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里44.公元前221年,斯,是先秦法家理论在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的实践者,也是秦始皇的重要辅佐,因此秦朝的政体政治深受法家理论影响,奉行法家的法治主义,(2分)其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1“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2分)2“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2分)3“严刑峻法”“深督轻罪”;(2分)4“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2分)(注:要求对以上试点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评价:法家思想在秦国统一乃至维护秦朝集权统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暴力,严刑峻法最终导致了秦朝迅速灭亡。(2分)45.(1)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几乎冲坏一切封建网络,包括君主专制,宗教礼教,宗教迷信以及封建的旧文化,旧习俗,提出“废军统”、“倡民主”(2分)。谭嗣同论证了君主专制的不合理性,批判历代封建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是大道与独夫民贼,他同情太平天国革命,赞扬法国大革命,希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的变法思想主张之激,超过了康有为与梁启超(2分)。(2)抨击封建纲常名教,他指出封建君主专制之所以能统治人民,除了有一套国家机器外,还有一套思想工具,这就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即“三纲五常”(1分)。他主张用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道德原则来代替封建伦理道德,“变不平等为平等”(1分)。他在《仁学》中的“仁”就是以平等为第一或主要的标准(1分)。关于君臣关系,他认为“臣”是帮君主“为民办事”的,根据“民本君末”、“君由民择”的思想,批判“忠君”、“死节”论。关于父子关系,他批判“孝”的虚伪性。关于夫妇关系,他认为男女同为天地之精英夫妇朋友也(1分)。(3)主张改定旧律,尽学西法,(1分)在变法方案方面他提出:1由皇帝自上而下实行变法,称之为“王道”之变法;2不管朝廷变不变法,地方可以自谋出路,称为“霸道”之变法;3学习西方的技艺,培养人才。他认为变法的根本在于废弃旧章,学习西方的法度政令。据此他提出废科学、兴学校、开议院、改管制、练海陆军、筑铁路、办矿务商务、制机器、除弊症等一系列主张。(注:每点1分,共3分)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