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厚度:本组厚度总共70m。
图 3-5 金陵组铁质粉砂岩
下统:高骊山组(C1g)
分布位置:构造部位为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俞府大村向斜两翼均有出露。 地理位置如麒麟山东坡小采坑东侧、177高地东北侧、平顶山采石场。 接触关系:与其下伏金陵组地层之间为假整合关系。 分段情况与岩性:
下段:杂色页岩,有黄绿色、土黄色、赭红色、紫色等,岩性软弱。 上段:高骊山组盖顶砂岩,浅灰色货土黄色,岩质坚硬。
15
图 3-6 高骊山组杂色泥页岩(左)和盖顶砂岩(右)
所含化石:中国拟棚珊瑚Arachnolasma sinense cyabe at Hayasake),石柱珊瑚
Lifhostrotion sp.,顶饰珊瑚Lophophyllum sp.
本组厚度:厚12-13m。
下统:和州组(C1h)
分布位置:构造部位为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俞府大村向斜两翼均有出露。地
理位置主要有麒麟山东坡大采坑西侧、177高地东北侧、凤凰山西侧山下大采石场
接触关系:与下伏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
分段情况与岩性:分为四段,由新到老依次为:蜂窝状、姜块状灰岩,呈浅灰色,
岩质坚硬:假黄龙,暗红色,有血丝状构造,含铁质脉;泥灰岩,黄绿色,风化较为严重,岩性软弱;白云质灰岩,又薄层到中厚层,岩质坚硬。
所含化石:石柱珊瑚Lifhosfrotion sp.,轴管珊瑚Aulina sp.,棚珊瑚
Dibunophyllum sp.等
本组厚度:总厚度25m左右。
图 3-7 和州组四段灰岩(左)和州组共轭节理(you)
上统:黄龙组(C2h)
16
分布位置:构造部位为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俞府大村向斜两翼均有出露。 地理位置主要有麒麟山东坡大采石场、177高地采石场的公路旁、177高
地南侧山坡。
接触关系:与其下伏的和州组岩层之间呈假整合接触。
分段情况与岩性:主要出露深灰至肉红色微晶纯灰岩,有明显的血丝状构造,岩质
坚硬。
所含化石:旋转原小纺缍蜒P.convoluta(Lee et chen),卵形原小纺缍蜒P.ouato Rauser等。
本组厚度:厚度25m左右。
图 3-8 黄龙组灰岩(血丝状构造)
上统:船山组(C2c)
分布位置:构造部位为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俞府大村向斜两翼均有出露。地
理位置主要有麒麟山东坡大采石场、177高地南侧山坡上、177高地大采石场,水泥厂后的大采石场。
接触关系:与其下伏黄龙组地层之间为假整合接触。 分段情况与岩性:
下段:浅灰色或深灰色球状灰岩,层厚较大,岩性较为坚硬。
上段:灰白色或黑白相间的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出露与177高地东北侧,颜色发白,
17
有凹坑。
所含化石:始拟纺缍蜒Eoprofuaulina sp.,希瓦格蜒Schwagerina sp.等。 本组厚度:总厚度10m左右。
图 3-9 船山组球状灰岩
(四)二叠系(P)
实习区内的二叠系地层主要分布在马家山(踏勘路线4)及俞府大村一带由下统栖霞组、孤峰组、银屏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组成。总厚288.41-487.84m。
下统:栖霞组(P1g)
分布位置:构造部位主要有俞府大村向斜和平顶山向斜核部,凤凰山背斜南东侧。 地理位置主要有麒麟山东坡大采石场、水泥厂后大采石场、177高地。 接触关系:与其下伏石炭系船山组地层之间为假整合接触。 分段情况与岩性:分为六段,由老到新依次为:
(1)梁山煤线段:位于栖霞组底部,与下伏石炭系船山组接触,为黑色炭质页岩夹劣质煤层,风化后呈土黄色。岩性特征突出,是由于海相合陆相沉积环境交替时在陆上沉积形成,厚度不大,是典型的标志层。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