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16:45: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 上升. 19.与第18题中的假定相同,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

A.产出和价格水平 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 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以上都可能 20.与第18题中的假定相同,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 )。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 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三、判断题

1.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2.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4.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任何影响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的位置。 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7.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8.在点。 9.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0.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四、计算题 YsYdP,试求: 一,总需求曲线为50=600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500=(1) 供求均衡点;

(2) 总需求上升10%之后新的供求均衡点。 Py/3280—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总供给函数为古典学派总供=yyf=60, 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求:= (1) 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 Py/32100—,将会产生什(2) 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动为=么后果? 五、简答题

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 3.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 AS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或向右上斜的?政府政策对经试论述在何种情况下, 济产出是否有效?

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奥肯法则的含义,失业的经济损失;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4)菲利普斯曲线;

(5)解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政策实施方式。 一、名词解释

1.失业率 2.摩擦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 5.自然失业率

6.自然就业率 7.潜在的GDP 8.奥肯定律 9.通货膨胀 10.通货紧缩

11.消费者价格指数 12.通货膨胀率 13.温和的通货膨胀 14.奔腾的通货膨胀

15.超级通货膨胀 16.平衡的通货膨胀 17.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18.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21.结构性通货膨胀 22.菲利普斯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是( )。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2.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D.投资增加 3.通货膨胀会(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4.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都不是

5.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C. D.以上都不是

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

A.收入普遍上升 B.收入普遍下降 C.收入结构变化 D.债权人收入上升 7.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少税收

8.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失业保险金 D.增加货币供给量 9.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合理的行为应该是( )。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用掉全部储蓄以扩大消费支出 C.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工资水平上涨幅度与消费的价格指数上涨不一样时会出现( )。 A.预期的通货膨胀 B.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C.平衡的通货膨胀 D.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11.为了影响价格水平,政府所采取的限制工资增长和价格上升的政策是( )。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银行政策 12.价格调整方程中,y*表示( )。

A.总需求量 B.总供给量 C.潜在的总产出量 D.以上都不对

13.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 )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14.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引起的 C.通货膨胀串与失业率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 (通常由总需求曲线的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15间呈正相关. 通胀,通常由总供给

曲线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 )通胀。

A.成本推动型 非加速型 B.非加速型 需求拉动型 C.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动型 D.非加速型 成本推动型 16.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7.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18.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

19.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工人 D. 离退休人员

2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三、判断题

1.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3.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

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

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5.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6.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7.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8.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9.

10.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

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

1.如货币供给增加8%,实际产出增长7%,货币流通速度加快3%,通货膨胀率为多 少?

2.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l 985年为l11.5,1986年为114.5,试求: (1)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如果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

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W/PW/P。100.已知:劳动力供给方程为:+2200-8,劳动力需求方程为:3求解:

(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 W/P。问:均衡工资下降-8(2)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190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

五、简答题

1. 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经济效应。

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区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5.弗里德曼的增广的(考虑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6.简述失业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六、论述题

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答案: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

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A 6.B 7.C 8.D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A 16.D 17.B 18.D 19.D 20.D 三、判断题

× 9.√ 8.× 7.√ 6.× 5.√ 4.× 3.× 2.√1. 10.√

四、计算题 1. 答:

(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为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2. 答:

(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美元)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美元)

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3000=6300(美元),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500=5800(美元)。 3. 答: SydSyd-c=4100-用=表示储蓄,用3800=300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1)(亿美元) i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代表投资,用、(2)用、sgtgBStgBS代-代表政府税收收入,=代表政府支出,储蓄,则为,在这里,=sgBS=-200(亿元)。= 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spsgsr=300+(-200)+++100=200(亿元)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 cigxmg=5000-3800-200-(-100))从GDP=)++中可知,政府支出+(=1100-(3(亿元)

搜索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 的文档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noh6lg8l9jajr88ky455t2h95x5500w8l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