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略 教材习题
第66页“练一练” 1. 略
2. 锐角:①④ 直角:⑤ 钝角:②③ 3.
4. 388 421 809 验算略 5. 中间圆心处有4个直角。
6. (1)七巧板的1、2、4、5、6、7号板上有直角,3号板上有钝角。
(2)(答案不唯一)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材第67、第68页)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教学活动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重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课件、尺子、正方形纸、长方形纸。
师:看一看,图中的数学教材和图片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出示课件:教材第67页情景图) 生:数学教材是长方形的,图片是正方形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
·通过把长方形纸对折,我发现长方形对着的边相等。 ·我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了比,发现长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师:同学们能自己研究看看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在小组里跟其他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研究、讨论交流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过之后,发现正方形的每个角也都是直角。 生2:我们用尺子测量后,发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正方形的特点。
师:仔细看看,你知道下面图形各边的名称吗?(出示课件:教材第67页“认一认”) 生1:长方形较长的边叫作长,较短的边叫作宽。
生2:正方形的各边都叫作边,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没有区别,所以名称也一样。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师:你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长方形与正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
1.本单元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数学教材、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让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即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A类
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 )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 )
( )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力要求: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B类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的特征;能力要求:认识长方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 (3)? (4)", B类: 9个长方形
教材习题
第68页“练一练”
1.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1)略
(2) (答案不唯一)
3. 4. 8厘米
5. 597 237 235 验算略 6. (1)3 9
(2)2 5 8 11
发现:从第二幅图开始,每增加2个小正方形,就与它左边相邻的2个小正方形组成1个大正方形,因此,正方形的个数增加3。
平行四边形。(教材第69、第7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