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03: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之爱,宜乎众矣。 【帮你理解】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 (4)濯(zhuó)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5)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6)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7)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8)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9)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0)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1)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2)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3)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3 两个小儿辩日

【导语引题】

同学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们就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 【原文欣赏】

- 5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帮你理解】

(1)游:游历,游学。(2)辩斗:争辩。 辩:辩论;斗:争斗(3)故:原因,缘故。(4)去:距离。(5)初:刚刚。 (6) 日中:正午。(7)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8)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9)决:判定,判断。(10)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见多识广)呢?孰:谁。汝:你。 为:通“谓”。“知”通“智”,智慧。(11)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12)沧沧凉凉:比喻太阳刚升出来时十分凉爽。

4 塞翁失马

【导语引题】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意思?你知道关于塞翁失马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典故。

- 6 -

【原文欣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帮你理解】

⑴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⑵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精通,善于。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⑶亡:逃跑;⑷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⑸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⑹其父: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父,老汉(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⑺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遽:通“讵”,就; ⑻福:好事。⑼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⑾将:带领; ⑿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⒀富:有许多。⒂髀:大腿; ⒆丁壮:壮年男子;⒇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5 马 说

【导语引题】

相传有一个人叫九方皋,也是一位相马高手。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九方皋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

- 7 -

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原文欣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帮你理解】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2)辱:受屈辱。(3)奴隶人:仆役;马夫。 (4)骈(pián):两马并驾 (5)枥:马棚,马厩。 (6)一食:吃一顿。 (7)食:通“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能:才能。(9)见,同“现”,表现;显现。(10)不可得:都做不到。(11)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12)策:策,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 (13)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14)道:正确的方法。(15)食之:食同“饲”,喂养它。(16)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17)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18)执策:拿着马鞭。(19)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6 西湖杂记

- 8 -

搜索更多关于: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 的文档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run2v4d834ka394oye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