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0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寐:睡觉。 (17)黠:狡猾。 (18)两毙:两只狼都毙命(被杀死)。(19)变诈:作假,欺骗。

9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从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到新中国的成立,无

【导语引题】

一不在阐释着这样一个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读读下面这则短文,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原文欣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帮你理解】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包围。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 ⒁得道者:实施“仁

- 13 -

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畔:通“叛”,背叛。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导语引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就出于此,作者就是被誉为“亚圣”的孟子。 【原文欣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帮你理解】

(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横”,梗塞,不顺。(3)拂:同“弼”,辅佐,辅弼。(4)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5)乱(其所为):使··受到阻挠。

11、扁鹊见蔡桓公

【导语引题】

- 14 -

1、同学们,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就是写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解题

本文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是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重要的思想家。

“扁鹊”是什么人?(秦越人)为什么人们用上古名医扁鹊来称呼他?(医术高明)蔡桓公是什么人?(蔡国国君)“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会见”“拜见”的意思) 【原文欣赏】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帮你理解】

(1).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地人,医术高明。

- 15 -

(2).蔡桓公:实指齐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 44岁),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因为当时蔡国已亡,而齐国都上蔡,故说蔡桓公。(3)腠理:皮肤的纹理。(4)好:喜欢。 (5)还走:转身就走。 还:通“旋”,旋转,掉转。走:逃跑。 (6)汤熨:用热水敷烫皮肤。汤,同“烫”,用热水焐(wù)。熨,用药物热敷。(7)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8)臣是以无请也:我因此不再询问(他的病情)了。无请,不再请求,意思是不再说话。(9)是以:以是,因此。 (10)功:本领。 (11)肌肤:肌肉和皮肤。 (12)使:让。

12、愚公移山

【导语引题】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本文成功塑造了胸怀大志,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战天斗地的愚公形象。 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巨画,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毛泽东同志曾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那么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原文欣赏】

- 16 -

搜索更多关于: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 的文档
六年级古文观止(校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run2v4d834ka394oye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