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帮你理解】
(1)惩:苦于方,为??所苦。(2)迂:曲折,绕远。(3)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6)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损,削减。(8)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
- 17 -
(9)荷担者三夫:挑担子的几个人。荷,挑。(10)扣:敲、凿。 (11)遗男:遗孤,孤儿。(1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易,交换。反,同“返”。(13)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1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彻,通。 (15)穷匮:穷尽。 (16)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 (17)负:背。 (18)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东。厝,放置。(19)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13 桃花源记
【导语引题】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古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原文欣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 18 -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帮你理解】
(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曾做过一些地
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贫困而死。陶渊明的诗,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社会政治的腐败有所批判,抒发了他高尚的志节和情操。写了一些赞美劳动生活的田园诗,是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但他感到改变现实无能为力,诗中有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有《靖节先生集》。 (2)太元:晋孝武帝年号。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指刚开放的花。 6)俨然:整齐的样子。(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8)悉:尽、全。 (9)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 (10)要:通“邀”。(11)咸:都。讯:消息。 (12)邑人:老乡。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3)延:邀请。 (14)扶:沿着。向:原先。 (1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16)寻向
- 19 -
所志:志,标记 。 (17)诣:拜访。(18)刘子骥:晋代有名的隐士。 (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14 岳阳楼记
【导语引题】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而要观赏洞庭湖的无限风光,最佳位置就是站在湖边的岳阳楼上。登上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水尽收眼底;登上岳阳楼,也便置身于洞庭湖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之中;登上岳阳楼,面对起起落落、长流不息的洞庭水不禁思绪万千······ 【原文欣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