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帮你理解】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5
【导语引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师道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韩愈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之作——《师说》。 【原文欣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21 -
师说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帮你理解】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2)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
- 22 -
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6 谏太宗十思疏
【导语引题】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令世人瞩目。而演绎这一段盛事的重要人物有两位:一个有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犯颜直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臣之间披肝沥胆,他们便是魏徵与李世民。 【原文欣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
- 23 -
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帮你理解】
(1)本文是一篇疏。疏作为一个动词,有分条陈述的意思。后来有“疏记”,泛指臣子给君王的奏章。疏作为一种文体,它有时也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文字,如《十三经注疏》等。(2)远:使……流得远。(3)浚:疏通,深挖。(4)当:主持,掌握。 (5)简:同“拣”,选拔。 6)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7)劳神苦思:劳、苦,使……劳累,使……辛苦。
17 滕王阁序
【导语引题】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鹤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还有王勃千古绝唱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原文欣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 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