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皇后——窦漪房(一)
历史上曾有多位窦姓的皇后、太后,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
窦猗房出生年份没有确切的记载,推算应该出生在西汉初年民生艰难的岁月里。她出身贫寒,她父亲为避秦末的战乱,带着家人隐居山里,为了家人糊口到水潭去钓鱼,不幸落水而死,山高水深,连尸体都没能够找回来,留下她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孤苦无依、艰难度日。 当时汉朝虽已建立,但民生疲弊,百废待兴,窦家四口无法生存。从春秋时起齐姬赵女就是美女的代称,朝廷经常到这些地方来挑选良家女子进宫。为了谋生路,也为了得到一笔养命钱,窦家无奈送窦猗房去应选,因此上演了上文叙述驿站里那一幕骨肉分离的悲伤场面。 从此窦猗房告别家乡西去长安,一入深宫深似海,从此亲人如路人。这时,她大概只有十二三岁。
窦猗房入宫之际正值惠帝在位吕后执政的时期,窦猗房被分配到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的中宫当了一名侍女。张嫣年纪和窦氏相仿,对她十分友善,让她在离家思亲的孤寂中得到些许安慰。由于张嫣身份高贵,作为皇后的宫女,窦猗房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适的,但她仍然非常挂念远在家乡的有病的母亲、思念哥哥和弟弟。 这样过了大约一两年,吕后决定对后宫进行一次拣选,把一批良家女子赏赐给各诸侯王,每个王给五个宫女,窦猗房就名列其中。她从中看到了希望,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被选送到赵王宫去,因为自己的家乡就在赵王的辖下,她就有机会打听到家人的消息了,说不定还能再见上一面。于是窦猗房就跑去恳求主管分配的宦官,可能还送上一些钱物首饰,说:“必置我籍赵之伍中”,意思就是请你一定要把我的名字写在送去赵国的名册上。可是,不知道这个宦官是不是一个记忆不好的家伙,还是嫌她送的东西不够多,他偏偏忘了窦猗房的嘱咐,将她的名字写上了去代国的名册上。等到窦猗房知道的时候,朝廷的诏书都已经发出来了,一切已成定局。她伤心欲绝,痛苦万分,因为看来她已经失去了回到家乡唯一的机会,只好无奈地踏上去代国的路程。
代国,就是现在的山西,代国的都城就是现在的太原,靠近匈奴,在当时是属于比较边远的边境之地。窦猗房当时觉得自己倒霉透了,简直连死的心都有了,她却不知道,她前面的道路竟然是如此的宽广。命运凭借这个记性不好的太监之手,把少女窦猗房送到了一个她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方——在那里等待她的就是那个她命中注定的人——代王刘恒。 五名经过宫廷培训,年轻貌美、教养绝佳的少女来到了代国王宫,刘恒就只看中了一个。不久窦猗房就成为刘恒宠姬,她温柔谦和、可爱文雅、勤奋好学,又出身贫寒,身世可怜,博得了有相似经历的代王太后薄姬的怜惜和好感,而事母至孝的刘恒自然也对她宠爱有加。一两年后她生下一个女儿刘嫖(这个字就是“漂亮”的“漂”的原字,意思就是美丽,和现在的读音用法不同),后来,又先后生下了长子刘启和次子刘武。在代王宫里,她已经成为代王王后以下第一人。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诸吕被灭,王公大臣经过讨论,决定迎立代王承继大统。于是刘恒起驾进京登上了皇帝宝座,摇身一变,成了汉文帝。
文帝继位后不久,大臣们上书请求确立皇后、太子。而此时代王王后和她所生的四个儿子都在文帝登基之前得传染病先后去世了(按迷信的说法,他们就是没这个命啊),窦猗房所生的儿子刘启已经成为刘恒的长子,而她自己实际上也已是代王宫中除薄太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女主人了。于是刘恒奉薄太后命,下诏立窦猗房为皇后,立刘启为太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