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复习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3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8.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D项“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诗中没有体现。)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29.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C项中“幽美”与“平谈”互换,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30.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能表现诗人劳作艰辛的一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1.本诗的点睛之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循世”的?

(1)表达了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

(2)言之成理即可。如归隐遁世是他消极逃避现实的表现或当时社会黑暗,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等。

32.这首是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3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更重生活的热爱。 33.诗人的“愿”是什么?

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复习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ulv4yfcw7f1wl0k4bu3bj0w6iihw013l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