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3:35: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丁:“乙说的是事实.”

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事? 【解析】 我们用假设法来解决.题目说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注意,此处

的“与事实有出入”表示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比如,当乙、丙都做了好事,或乙、丙都没做好事,或乙做了好事而丙没做好事时,乙说的话都与事实有出入.

因为乙与丁说的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乙与丁正确,甲与丙错;要么乙与丁错,甲

与丙正确.

⑴假设乙与丁说的话正确.这时丙做了好事,甲说丙、丁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甲说的话也正确,这与题目条件只有“两人说的是事实”相矛盾.所以假设错误.

⑵假设甲与丙说的话正确.那么做好事的是甲与丙,或乙与丁,或丙与丁.若做好事的是甲与丙,

或丙与丁,则乙说的话也正确,与题意不符;若做好事的是乙与丁,则乙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做好事的是乙与丁.

【例 12】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赛前甲、乙、丙分别做了预测。甲说:“丙

第1名,我第3名。”乙说:“我第1名,丁第4名。”丙说:“丁第2名,我第3 名。”成绩揭晓后,发现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他们的名次吗?

【解析】 我们以“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作为前提,进行逻辑推理。

假设甲说的第一句话“丙第1名”是对的,第二句话“我第3名”是错的。由此推知乙说的“我

第1名”是错的,“丁第4名”是对的;丙说的“丁第2名”是错的,“丙第3名”是对的。这与假设“丙第1名是对的”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甲的第二句话“我第3名”是对的,那么丙说的第二句“我第3名”是错的,从而丙说的

第一句话“丁第2名”是对的;由此推出乙说的“丁第4名”是错的,“我第1名”是对的。至此可以排出名次顺序:乙第1名、丁第2名、甲第3名、丙第4名。

【例 13】 传说有个说谎国,这个国家的男人在星期四、五、六、日说真话,在星期一、二、三说假话;

女人在星期一、二、三、日说真话,在星期四、五、六说假话.有一天,一个人到说谎国去旅游,他在那里认识了一男一女.男人说:“昨天我说的是假话”,女人说:“昨天也是我说假话的日子”.这下,那个外来的游人可发愁了,到底今天星期几呢?请同学们根据他们说的话,判断一下今天是星期几呢?

【解析】 假设男人今天说的是真话,那么今天是星期四、五、六、日其中的一天,而且今天的前一天男人

说的是假话,所以,根据男人的话,确定今天是星期四,所以女人说的话是假话,昨天也就是星期三女人说的是真话,符合题意,所以,今天是星期四.

【巩固】 从A,B,C,D,E,F六种产品中挑选出部分产品去参加博览会。根据挑选规则,参展产品满足

下列要求:(1)A,B两种产品中至少选一种;(2)A,D两种产品不能同时入选;(3)A,E,F三种产品中要选两种;(4)B,C两种产品都入选或都不能入选;(5)C,D两种产品中选一种;(6)若D种产品不入选,则E种也不能入选。 问:哪几种产品被选中参展?

【解析】 用假设法。从条件(1)开始,有三种情况:

①假设选A不B选,由(2)知D不能入选,再由(5)知C入选,再由(4)推知C,B同时入选,与前面假设不选B矛盾。假设不成立。

②假设选B不选A,由(3)知选E,F,由(6)知D入选,再由(5)知C不入选,再由(4)推知B,C都不入选,与假设选B矛盾。假设不成立。

③假设A,B都入选,由(2)知D不入选,由(6)知E也不入选,再由(3)知F入选,由(4)知C入选。符合题意。因此,A,B,C,F选中参展。

【例 14】 三年级一班新转来三名学生,班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刘强说:“我12岁,比陈红小2岁,

比李丽大1岁.”陈红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李丽和我差3岁,李丽是15岁.”李丽说:

“我比刘强年岁小,刘强13岁,陈红比刘强大3岁.”这三位学生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班主任分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

【解析】 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刘强说的第一句话:

“我12岁”,另一句话是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设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我12岁”为真,那么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为假,因此李丽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话,从“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推出陈红是15岁;又从“我比刘强年岁小”推出李丽小于12岁.可是这样一来,陈红说的三句话中,“李丽和我差3岁”和“李丽1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本题中的要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刘强说的“我12岁”这句话是假的.由于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李丽说的第三句话“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李丽12岁,陈红15岁,刘强13岁.

【例 15】 (2008年日本小学算术奥林匹克大赛决赛)甲和乙做猜数的游戏。首先,甲在纸上写1个各位数

字都不同的四位数,写好后将纸翻过来。不让乙看到,然后让乙猜这个四位数的各位数字。如果数字和位数都猜对了就是○,如果数字对而位数不对就是△。 例如:甲写的是1234,乙猜的是1354,那么就是2个○,1个△。 请阅读以下对话并回答问题: 乙:“我猜9856”,甲:“1个○,1个△。” 乙:“6972?”,甲:“也是1个○,1个△。” 乙:“3058?”,甲:“也是1个○,1个△。” 乙:“4732呢?”,甲:“2个△。” 乙:“哇,猜不着呀,8369呢?”甲:“也是2个△。” (1):请从以上的对话中答出甲最可能写的4个四位数。 后来,甲发现自己刚才的回答中对四位数的判断有误。 甲:“对不起,刚才有搞错的。”乙:“啊!那么??”

甲“只是1个数字搞错了,在刚才说到的数字中,只是对4732的判断有误,正确的回答应该是1个○,1个△。”

乙“稍等一会儿??,啊!我知道啦!甲写的四位数是 吗”? 甲:“对啦!你真棒!”

(2):请问甲写的这个四位数是什么?

【解析】 如下表:

由1、4次猜测结果知,2到9中包含了正确数字中的全部四位数字,也即甲写的数字各位都不是

0或1;由2、3次猜测结果,同理知甲写的数字各位都不是1或4;再考察第3、4次猜测结果,由于其中的0和4一定是错的,而且两次各猜对了正确数字四位数中的两位,可以先假设甲写的数字各位上没有3,那么甲写的数字各位就是2、5、7、8,那么第5次猜测的结果就应该是(0,1)或者(1,0)而非(0,2)。因此甲写的数字一定有一位是3;再由第5次猜测结果,甲所写的数字各位有且只有6、8、9中的一个;于是由第1次猜测结果,甲所写的数字中一定有一位是5

再综合第3、5次猜测结果,知甲所写的数字各位上没有8,而一定有且只有6、9其一 根据第2次的猜测结果,甲所写的数字应该有一位是2、7其一。

假定第1、3次猜测中位数对的数字是5,那么根据第3、5次的猜测结果

可以判断出3在甲所写的数字的个位上

于是由第2次猜测结果,2或7一定是数字对而位数不对的,那么6或9一定是数字对且位数对的,于是甲可能写的数字是:6253、2953或7953

假定第1、3次猜测中位数对的数字不是5,那么第3次猜测中位数对的数字一定是3, 第1次猜测中位数对的数字只能是6而不能是9,于是只能第百位是5,十位是7, 这时甲可能写的数字只有3576

综上所述,甲可能写的四位数是6253、2953、7953或3576

(2)由上述前半部分推理,仍然能判断出甲写的数字各位上一定有3和5, 且仍然6、9中有其一,而2、7中有其一。

仍然先假设第3次猜测中数字对且位数对的是3,那么第1次猜测中数字对且位数对的只能是6, 而不能是5或9。那么由于第1次猜测中5是数字对而位数不对的,则5只能放在百位,

又由于第2次猜测中有一位数字对且位数对,所以只能是十位上为7,这时这个四位数是3576, 但这时第4次猜测将没有数字对且位数对的数,与甲的叙述不附,因此最开始的假设不成立。 那么第3次猜测中数字对且位数对的数只能是5,由第3、5次猜测结果可以推知, 3不在千位也不在百位,那么3只能在个位。

考虑到第四次猜测中要有一位数字对且位数对,只能是百位上的7, 再由第1次猜测的结果推出千位上不能是9而只能是6,

于是这个四位数是6753,经过检验可知,这个四位数满足所有五个条件,因此甲写的四位数就是

6753。

【巩固】 一只皮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小光说:“它是954。”小明说:“它是358。”小亮说:“它

是214。”小强说:“你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位置不同的一个数字。”这只皮箱的密码是 。

【解析】 每个人只猜了位置不同的一个数字,也就是说一样的数字必然不对,“5、4”第一位肯定是9,

第三位是8,第二位是1,密码就是918。

【例 16】 一次数学考试,共六道判断题.考生认为正确的就画“√”,认为错误的就画“?”.记分的方

法是:答对一题给2分;不答的给1分;答错的不给分.已知A、B、C、D、E、F、G七人的答案及前六个人的得分记录在表中,请在表中填出G的得分.并简单说明你的思路. 考生 C G A B E D F 题号 1 2 3 4 5 6 得分 √ √ √ √ √ 7 √ × √ × √ 5 √ × × √ × 5 √ × √ √ × 5 × √ × × × 9 × × × √ × 7 √ × × √ √ ×

【解析】 由于E得了9分,说明他只答错了一道题.先假定答错的是第1题,这样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并

由此可分析其他人的得分.如出现矛盾,再假定E答错的是第2题??直到判断出E答错的题号为止.有了正确的答案,就可以写出G的得分.

假设E的第1题答错,那么A至少错3道题,一题未答,最多得5分,与A得7分矛盾.所以E第1题答对.

假设E第2题答错,可知A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E第2题答对. 假设E第3题答错,则B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E第3题答对. 假设E第6题答错,则D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E第6题答对. 由于E得9分,因此E只答错一题,因此E第4题答错,于是A的第2,4两题对,3,6两题错.而

A得7分,说明A的第5题是对的.由A,E两人的答案,可得一标准答案如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 √ × √ √ × 按此标准评分,与题中所给A,B,C,D,E,F得分相符合,所以E的第4题确实答错了.上表的答案是正确的.故可知G得8分.

【例 17】 有六个大小相同的彩球,三个红,三个白,分别放入三个罐子里,一个罐里放两红球,一个罐

里放两白球,另一罐放一红一白.然后将写有“两红”、“两白”、“红白”的三个标签贴在三个罐子上,由于粗心,三个标签全贴错了.试问此时最少要从罐子中取出几个球,才能确定三个罐分别装的是什么彩球?

【解析】 因为所有罐子上的标签都和罐中实物不符,所以在贴有“红白”标签的罐子中只能是两红或两

白.那么只需在“红白”罐子中取出一个彩球,若是红色球,则可知罐中是两红,那么标有“两白”的罐子中就是“一红一白”,标有“两红”的罐子中就是“两白”;若是白色球,则可知罐中是“两白”,那么标有“两红”的罐子中就是“一红一白”,而标有“两白”的罐子中就是“两红”.

模块四、计算中的逻辑推理

【例 18】 学校组织了一次投篮比赛,规定投进一球得3分,投不进倒扣1分,如果大明得30分,且知他

有6个球没有投进,那么大明共投了几个球?

【解析】 大明有6个球没有投进,要被扣掉6分,如果不考虑这6个球,大明应该得30?6?36(分),规定

投进一球得3分,36?3?12(个),所以,大明投进了12个球,加上未投进的6个球,大明共投了12?6?18个球.

【例 19】 小华在一个文具店里买了5支铅笔,4块橡皮,8个练习本,付给售货员2元钱,售货员叔叔找

给他5角5分.小华看了看铅笔的价格是每支8分,就说:“叔叔,您把帐算错啦!”请问:小华怎么知道这笔帐算错了?

【解析】 因为每支铅笔的价格是8分,所以5支铅笔的价钱是8?5?40(分),40是4的倍数;4块橡皮和

8个笔记本,不管它们各自的单价是多少,总共应付的钱也是4的倍数.但是小华给了售货员2元钱,找回5角5分,实际付给售货员1元4角5分,因为145(分)不是4的倍数,所以小华断定售货员把这笔帐算错了.

【例 20】 张红因病在家休息了几天,这期间的气候是:⑴下了8次雨,时间是上午或下午;⑵当下午下

雨时,当天上午是晴天;⑶有9个下午是晴天;⑷有13个上午是晴天。问她一共在家休息了几天?

【解析】 因为(2)当下午下雨时,当天上午恰好是晴天,如果上午下雨,下午也必定是晴天因此每天只

可能上午或者下午下雨。 设他休息了X天,(X-9)为下午下雨的次数,(X-13)为上午下雨的次数 (X-9)+(X-13)=8,2X=30,X=15,休息了15天

【例 21】 五号楼住着四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

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也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

【解析】 假设最小的男孩4岁,那么最大的女孩有4?4?8(岁),四个女孩年龄都不同,最小的女孩应是

5岁,那么最大的男孩为5?4?9(岁),与题目说最大的孩子10岁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再假设最小的女孩4岁,那么最大的男孩为4?4?8岁,最大的女孩10岁,最小的男孩10?4?6岁,符合题意.所以最大男孩是8岁.

【例 22】 四对夫妇坐在一起闲谈.四个女人中,A吃了3个梨,B吃了2个,C吃了4个,D吃了1个;

四个男人中,甲吃的梨和他妻子一样多,乙吃的是妻子的2倍,丙吃的是妻子的3倍,丁吃的是

搜索更多关于: 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1) 的文档
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2bs3fiar0fluh9bb24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