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教材处理有独特性,教法组织有个性。体现个性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临朐县小学语文课堂“目标导引教学”评价量表
评价 项目 评 价 基 本 要 素 分 值 目标明确具体,重点、难点突出。 教学 目标 20分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年段教学目标与要求。 切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围绕教学目标达成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科学。 把握教材准确,教学内容处理得当。注意补充恰当的语文资源。 教 学 过 程 45 分 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10分 自主学习时间充足,经历读书、写字等学习过程。 教师语言标准、规范;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合理简明,字迹工整;熟教师 素养 15分 练运用教学媒体。 教学理念新,组织能力强,应变能力强。 教师活动摒弃繁琐分析,引导学生经历读书、体验、感悟的等过程,重视学习方35分 法的指导,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师生关系和谐。 8 7 5 10 5 10 5 5 5 5 5 5 5 8 6 6 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法组织有个性。体现个性文化底蕴和人格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 效果 20分 教学活动实在,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合作学习。 教学整体效率高,各层次学生均有较大收获。 - 5 -
- 6 -
临朐县小学数学课堂“目标导引效教学”基本要素
1.总体要求
⑴树立立德树人、整体育人和全面育人的观念,教书育人寓一体,关注求真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国家情怀等公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建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核心理念。
⑵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六大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活动创设及问题设计要围绕目标展开,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规律的探究过程,加强数学建模及探究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突出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
⑶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设置要符合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测、可操作,要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准确使用刻画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⑷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的逻辑体系,应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整体上考虑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⑸课堂氛围安全、自由、民主,教师要言语精炼、明确具体,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观察、陪伴、倾听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思维是积极、有序、有效的,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和提问,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数学素养,具备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⑹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评价合理有效,学生思维观点多维碰撞,习惯方法得到发展,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目标达成度高,课堂能生成新问题。
- 7 -
临朐县小学数学课堂“目标导引效教学”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教 学 目 标 30分 评价基本要素 ①目标设置要符合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测、可操作,要体现1.教学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准确使用刻画知标与课程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②体现小学数学各年级段要求的具体思考;③有目标关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体要求下策划目标的意识。 2.学情解读 3.教材文本解读 4.整体结构 ①对学生状态总体把握到位,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分析;②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分析准确,所提目标有针对性;③努力培养学生的六大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①能整体把握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②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③对教材的育人价值及高层次思维能力有清晰把握。 ①活动创设及问题设计要围绕目标展开,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规律的探究过程,加强数学建模及探究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内容组织体现目标导引教学的基本要求;③内容结构具有逻辑合理性。 ①对本学科教育育人价值的特殊性有总体的宏观认识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突出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够有意义的沟通书本与现实生活、已有经验的联系,对学生有教育效应;③内容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和积极性,渗透有关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内容;④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品质,激发创造性,引起后续思考和主动活动。 ①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的逻辑体系,②应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整体上考虑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过程设计有师生同步活动;③问题间有内在联系,有明显的层次递进,注重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④能对预设生成问题进行分析和把握,并备有相应的应对方案。 ①能按目标导引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形式和时空配置;②设计体现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③设计有动态生成的可能与时空体现教学中放与收的内在联系,并具体阐明设计意图。 分值 15 5 10 教 学 内 容 20分 10 5.综合体现育人价值 10 6.问题设计与应对策划 7.策略选择 10 5 教 学 过 程 50分 ①活动方式有趣,学生熟悉,节奏快,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②组织形式合理,8.活动方有灵活的点面结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③教师能根据式与效果 活动状态及时调整,产生组织教学效应,学生思维是积极、有序、有效的,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和提问。 9.核心问①教师能及时将新资源转化为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核心问题;②教学重心能够及题生成与时地再次下移,激发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与教学核心内容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习;③展开 能捕捉、手机学生产生的新问题、方法等过程性资源。 ①生生互动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供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10生生互②学生之间分工明确,合作有效,能围绕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之间能互相补充和动 质疑;③注意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学生对学习过程有理解和反思。 11.师生互动 12.总结提升 13.内容延伸 14.作业创意 ①能针对学生状态和问题进行调控、回应和组织补充性活动;②根据课堂状态将教学活动不断向实现学习目标的方向推进(或调整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③过程有生成,学生由新的创意形成,学生达标率高,放与收合理自如。 ①对教学过程有重点和针对性的概括,突出本节课教学的新内容;②注意提炼方法结构;③能对学习过程作评价,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好的思维品质培养。 ①能进行类比式延伸;②能进行结构式延伸;③能提出新问题。 ①有贴切的不同方式的书面练习作业;②明确作业要求,有组织交流或检查的安排;作业设计主要开放性、探究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5 5 5 5 5 5 5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