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30: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审美能力。 20.[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教诲与无限期望。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确定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该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三维教学目标的互相融合,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根据以上要求,设定了该三维教学目标。 2)教材。《诫子书》是七年级的一篇议论抒情的文言文。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是满满的殷切盼望之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明志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浮躁。 学习本文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3)学情。本文虽然是-篇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对学习方法的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上述三维目标。 21.[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案: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挂,水面偏能用火攻。同学们猜猜这是说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初读文言,整体感知

1.作者、背景介绍,掌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2.解题:诫子书; 3.正因:夫、淫、遂;

4.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检查学生朗读效果;

5.提问: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三)研读文言,理解文意

1.提问:本文作者是如何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的?找-找,画一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体会。

要求:教师范读,学生边读边思考,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

明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告诫儿子成才的必备条件。 2.提问:再次有节奏的朗读课文,思考--下诸葛亮认为成才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

明确:三个条件是淡泊、立志和惜时。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基础和前提,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多媒体出示重点语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字可是知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淡泊”重要性)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字可知是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立志”重要性) 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强调“惜时”的重要性)

3.提问: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收到的启发。

明确:学生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教师指名回答并指导评价。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期望其成人成才,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配乐朗读,全班有感情点的朗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巩固提升,课堂小结

1.提问: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明确:如,淡泊:《礼记》“荀利国家生死,不求富贵”。立志: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惜时:傅玄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2.学生总结,教师补充:诸葛亮借此文告诫、劝导他的儿子,其实也在影响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后,相信同学

们已经对为人为学有了-个清晰点的概念。希望你们能够树立远大志向,用勤奋苦练、淡泊名利的精神去实现。

五)加深理解,布置作业。

请以朋友的口吻给成年后的方仲永写--封信《诫友书》,100字左右,可以尝试文言文的形式。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3fh6zly16rgfk15sw18xzko02xvg00fw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