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万历朝党争之四:东林党的节节败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6:45: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玉立“遥执相权”,顺便把叶向高也拉下水。

李三才知道自己成了靶子以后当即上疏请万历派宦官去查问。这下被刘光复抓到把柄了,十一月十八日,刘光复上疏说李三才既然进行自我辩白,那么只要回答用了皇木或者没用皇木就是了。可是李三才对之前的指责避而不谈,又“词锋闪铄神情周章”!大明建国二百多年从来没有让太监去勘问外官的事情,现在李三才请求派出公正的太监去他家查验,难道上至九卿下到百官就没有一个公正的么?最后刘光复要求万历将奏疏下发,搞清八万五千四百七十六根皇木的下落。

随即给事中刘文炳、姚若水、官应震,御史刘弘光、潘汝桢以及监工御史李徵仪等人连续上疏支持刘光复。工部署部事右侍郎林如楚也说皇木散失之事“言官指摘有据”,请求万历下旨勘查。十二月二十二日,刑科署事给事中姜性在一份奏疏中说李三才的问题已经不单是工部的事情,因为李三才家的花园占了户部的地。

一时举报的举报,支持的支持,揭发的揭发,可是万历没下旨勘问,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事儿理都没理——直到两个人上疏,使得事情起了变化。

这两个人一个是工部郎中聂心汤,另一个是御史李征仪——他们两个李三才在任时提拔推荐的,于是在这二位上疏之后李三才火冒三丈地上疏要求抄了自己的家!御史刘廷元立刻带着一群御史上疏攻击李三才,而潘汝桢专门上了奏疏骂个痛快,直隶巡按颜思忠也上疏支持刘光复。一顿围攻下来,李三才受不了,只好上疏请求诸位大臣“会勘”,同时还说请皇帝亲自去看看——听到这话,万历终于点头了。

四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工部提议由兵科给事中吴亮嗣主持这次会勘,监工御史李徵仪也去。万历当即批复同意。二十六日,勘查的人回来了。

吴亮嗣上奏,说第一次运到的木头根本没有送到皇木厂,而且也没有支付给商人银钱,据说是李三才的仆人骗买,不过此事已经过去十几年,已经找不到商人对质了。而第二批木头在停泊时被洪水冲走了,最终捞到三万多根,被李三才的家仆李七强行买走。吴亮嗣又说自己带着商人去李三才家查看,李家一二三重和右面的高楼已经完工,使用的木料大部分为杉木;据同去的商人指认,最后一楼大部分是以第二批木料所建,并且吴亮嗣指出李三才的家宅“琳琅精巧骇心夺目”。吴亮嗣又说李家东面有一块空地,就是皇木厂的旧地,李家仆人说已经租佃了。最终吴亮嗣建议将李三才的家仆李七、李四和商人、工匠统统抓起来交付给法司严刑讯问——万历当即批复交给法司审问。

正月三十日,熊廷弼案有说法了,张问达终于勘问出了结果上报。认为荆养乔和熊廷弼因为平日不和导致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熊廷弼“严肃公明”,因此“杀人媚人”不能成立;建议两个人都应该起用(实际是庇护荆养乔)。刑科给事中郭尚宾当即指出荆养乔当时擅自离任应该予以惩戒。不过无论如何,熊廷弼的罪名总算是洗清了。

刑部的结果一出来,吏部就动手了,二月,文选司署郎中事主事胡来朝将兵科科长张国儒、御史马孟祯、徐良彦外转,这次还是犯了老毛病——没有与都察院和吏科商量。意思很明显,让都察院和吏科死心,以后别掺和外转。二月十四日,吏科科长李瑾上疏弹劾胡来朝,指出兵科科长张国儒已经名列京卿会推,按照惯例不应该外转。二十五日,胡来朝上疏辩解,说

按照规制除了吏科科长其余“才力政绩”不够的科长都可以外转。争了几次,万历将外转奏疏留中不发,并且于四月二十六日批准胡来朝“回籍调理”,三党利用外转打击东林党的努力再次宣告失败。

虽然外转没搞明白,但三党对李三才一直没松劲。三月初七,刑部上奏,说准备对李三才的家人依律办事,至于李三才本人则“另候公议”,准备“听圣明裁夺”。而户部那边也开始核查被李三才占去的十八亩地,户部署部事左侍郎李汝华查了一个多月也没有结果。御史刘光复指责李汝华顾虑重重不敢上奏实情,搞得李汝华在四月十二日上疏求去。万历下旨让李汝华赶紧出来供职,但同时要求必须将户部被占地一事查明回复。至此,李三才被三党抓死,东林党根本不敢出头营救。

四月,本来兼署都察院的刑部侍郎张问达被解除了署理都察院的任务,更缺德的是万历并未任命接任人选,而是“封印于库”。张问达只好回刑部署理自己的本部去,这个人事安排对于处境越来越困难的东林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此时三党借助李三才案在党争的恶斗中稳持先手,猛烈的攻势下东林党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五月初三,推辞了好久的吴道南终于到内阁报到,对于东林党来说,这算是个不错的消息——吴道南是万历十七年榜眼,这位老兄因为揭发三十八年会试弊案与三党结下了梁子,而入阁时又与三党中的工科给事中刘文炳结仇。

明代大臣入阁有个与六科官员的见面会,官员们要送上自己的名刺(名片),吴道南不知道怎么回事独独把刘文炳的名刺退回,并警告刘文炳“莫学严嵩”。真不知道吴道南脑子里哪根筋抽了——真看不出刘文炳有严嵩那样的出息。

这位刘文炳是二十六年进士,后来和熊廷弼一起被考选为科道,是三十九年京察的一条漏网之鱼。在京察之后刘文炳几次上疏弹劾当初“五鬼”之一的徐缙芳贪污,并说赃私“数十万”,搞了好几年最终把徐缙芳搞得被削籍为民(此时还没搞倒)。此次被吴道南如此羞辱,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不论吴道南是拿到了刘文炳什么把柄或者是单纯的政治表态,总之已经表明和三党的对立态度。东林党人可以喘口气了,要知道叶向高走后至今,东林党人虽然搞掉了两个文选司的主管,但局势上越来越被动,在内阁没有发言权是十分致命的弱点。

内阁终于有了支持者,东林党松了一口气。就在吴道南入阁报到的第二天,梃击案发。 附:

万历四十一年十月四日亓诗教疏。

礼科给事中亓诗教言:数月间副院许弘纲总宪孙玮冢宰赵焕相机径行,叠见于孙丕扬既去之后国几空矣。夫统均之任,所以进退百官;风宪之司,所以纪纲四海。于衙门为要地,于朝廷为重臣,而一旦决裂遂至于此。请为 皇上疏流穷源究极祸本。一直言之,盖今日之争,始于门户;门户之祸,始于东林;东林之名,倡干顾宪成,而其后于王立附焉。然宪成自贤,王立自奸,贤奸各还其人,名实不爽。其辨以此持论,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臣常为之说,

曰方东林之祸起也,贤如顾宪成者,主盟使天下望之如登龙焉,及东林之渐炽也。奸如干王立者,结党使天下趋之如赴壑焉。东林之名是东林之实非矣。于是大开奔竞之门,广布招摇之令,横行笼罩之术。无识者误坠其术中,不肖者愿归其幕下;凡才智自雄之士与拔扈无赖之人及任子赀郎罢官废吏富商大贾之类,如病如狂走集供奉者不知其数。而又能依附名流,交纳要津,夤缘权贵,布散党与;羽翼置之言路,爪牙列在诸曹,机关通于大内,内阁任其指挥,冢宰听其愚弄,总宪繇其提掇,举朝廷之大权一握于东林之手。而三年来京察则处王绍徽矣,年例则处朱一桂矣,行勘则处熊廷弼矣。同己者留、异己者逐,在朝朝在野但知有东林而不知有皇上,使顾宪成而在宁愿见之哉吁可痛已。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李朴疏。

朝廷设言官,假之权势,本责以纠正诸司,举刺非法,非欲其结党逞威,挟制百僚,排斥端人正士也。今乃深结戚畹近坐,威制大僚;日事请寄,广纳赂遗;亵衣小车,遨游市肆,狎比娼优;或就饮商贾之家,流连山人之室。身则鬼蜮,反诬他人。此盖明欺至尊不览章奏,大臣柔弱无为,故猖狂恣肆,至于此极。臣谓此辈皆可斩也。

孙玮孙玮、汤兆京、李邦华、孙居相、周起元各争职掌,则群攻之。今或去或罚,惟存一居相,犹谓之党。夫居相一人耳,何能为?彼浙江则姚宗文、刘廷元辈,湖广则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辈,山东则亓诗教、周永春辈,四川则田一甲辈,百人合为一心,以挤排善类,而赵兴邦辈附丽之。陛下试思居相一人敌宗文辈百人,孰为有党耶?乃攻东林者,今日指为乱政,明日目为擅权,不知东林居何官?操何柄?在朝列言路者,反谓无权,而林下投闲杜门乐道者,反谓有权,此不可欺三尺竖子,而乃以欺陛下哉!至若黄克缵赃私钜万,已败犹见留;顾宪成清风百代,已死犹被论;而封疆坐死如陈用宾,科场作奸如韩敬,趋时鬻爵如赵焕,杀人媚人如熊廷弼,犹为之营护,为之称冤。国典安在哉!斋望俯望俯察臣言,立赐威断,先斩臣以谢诸奸,然后斩诸奸以谢天下,宗社幸甚。

搜索更多关于: 万历朝党争之四:东林党的节节败退 的文档
万历朝党争之四:东林党的节节败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4736n6sv721es5igw8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