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植株
C.多倍体的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都比较大,营养物质都有所增加 D.多倍体在动物中常见,在植物中很少见
24.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分别是( A )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D.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25.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D ) A.基因的“剪刀” B.基因的“针线” C.基因的运载体 D.RNA聚合酶
26.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D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7.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C )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随机交配 D.染色体变异
28.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的pH值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下列哪个选项的物质有关( D )
A.水 B.氨基酸 C.葡萄糖 D.HCO3-、HPO42-
29.正常情况下,有关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不同家庭成员体温完全一致
B.同一年龄同一性别不同个体的体温完全一致
C.同一个体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 D.人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
3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C ) A.水 B.葡萄糖 C.血红蛋白 D.血浆蛋白
31.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皮肤、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核酸
C.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B细胞
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32.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B ) A.迅速生长
第 21 页 共 26 页
B.产生生长素 C.进行光合作用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33.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D )
3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乙烯能促进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35.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D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种群密度
36.如图为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B.该种群的K值大约为400个
C.大约5天后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
37.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C.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3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D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第 22 页 共 26 页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9.下列选项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A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果园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40.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进行的
41.I.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装置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组装置中,探究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是 乙 。
(2)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充入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
(3)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B呈现灰绿色,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 酒精 。
II.根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防止色素被破坏 (填“使研磨更充分”或“防止色素被破坏”)。
(2)利用毛细吸管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重复1~2次的目的是 增加色素的含量 (填“增加色素的含量”或“增加无水乙醇的含量”)。
(3)如图表示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标号 ① 代表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第 23 页 共 26 页
42.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的手指突然受到针刺,出现缩手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当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的血糖浓度较低(填“较高”或“较低”),此时体内 下丘脑 (填一种腺体名称)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 。机体产热增加。
(3)某同学只要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 过敏反应 (填“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病”)。
(4)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3.如图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二合一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A、B两部分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B 。理由是它具有 ①②④ (填结构名称)。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⑤ (填序号)。它是细胞进行 有氧 (填“有氧”或“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⑦ 核糖体 。分泌蛋白以胞吐形式分泌出细胞,体现了⑥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流动性 (填“流动性”或“选择透过性”)。
(4)在细胞中,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及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生物膜 系统,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 磷脂 分子。
4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
第 24 页 共 2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