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大功率电器使用规定等,但在具体实施上仍存在许多漏洞。辅导员可以配合公寓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去宿舍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避免因个别学生不遵守纪律影响他人而产生矛盾。 第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可以通过班会或单独谈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多沟通,使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掌握适应社会的知识以及同学间交往的技巧,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
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征兆,防止事态扩大化。广大学生工作者应该经常召集各班班团干部、各宿舍舍长进行交谈,在各班、各宿舍建立信息员制度和特殊群体档案。发现宿舍冲突事件的征兆时,及时介入,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第四,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事件发生后,及时教育学生,不能进行冷处理。为了让当事双方都有一个冷静思考和认真反思的过程,最好让他们每人写一个事件发生过程的说明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让班团干部和其他学生对当事学生进行24小时关注,避免引发其他不良事件。 第五,对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积极引导。大学生具有心理不成熟、抗干扰能力差的特点,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事后应重点关注犯错学生,引导并帮助他们勇敢面对自我、克服各种障碍,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四 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宿舍关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开心和幸福,所以和舍友搞好关系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和谐的宿舍关系要靠大学生本人、学生工作者、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沟通,而不是用回避和对抗处理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温馨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享受温馨的集体生活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