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绘本藏在哪里了》
参赛作品名称 绘本《藏在哪里了》 省市+单位名称 教学领域 设计意图 语言 年龄段/班 参赛作者 小班 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故事《藏在哪里了》就是以这样一个游戏为线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阅读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第四点总目标指出:喜欢听 故事,听懂普通话。及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 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绘本课程。 1、能根据已有的线索找到相应的动物,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活动目标 3、喜欢听故事,乐意与同伴玩捉迷藏游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已有的线索找到相应的动物,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活动难点: 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物质准备: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表演道具:兔子的长耳朵、小鸭了黄脚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长鼻子、梅花鹿的角; PPT 课件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 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 (2) 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 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 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活动过程 一起玩吧! 2、出示 PPT 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 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 (2) 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 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 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 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 4、完整欣赏故事 (1) 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 操作 PPT,讲述故事。 (3) 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1) 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 分配角色,其余幼儿做小狐狸,边找边讲述: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6、出示绘本,引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在活动开始,我通过介绍故事的名字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利用 PP T,让幼儿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一环节通过观察,孩子对各种动物的外部特征都有了很好的了解,为捉迷藏打下了基础。在想出玩石头剪刀布这个办法后,我通过和幼儿一起玩一玩,让幼儿参与到这个情境之中,在玩中活动总结 学习,也为最后和幼儿互动玩捉迷藏铺垫。在小狐狸输了要找动物朋友这个环节,狐狸说:我转过身,你们都躲起来吧,我从 5 开始倒数至 1 就来找你们,一定能找到。在这里,我让孩子们跟着狐狸一起数,游戏化 的接触了倒数,增添了乐趣。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如果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活动也有忽视个别幼儿的现象,没有兼顾全体幼儿,对于举手次数很少的以及不举手的孩子,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表情、肢体等让自己变得更具感染力,更能调动孩子,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调整和反思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