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2:26: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

表2-1 援外期间H医院给予援外人员工资待遇(单位:人民币元)

原职称

年人均

医院负担年人均社保费和公积金

副主任 医师 主治医师 4

62040

35640

56400

7200

54000

15814

231094

4

85572

43560

66000

9600

54000

16600

275332

5064260

年人均医院奖金(高套后)

临床风

生活补

其他收入

年人均支出共计

2年半援外期间总人力成本

数 应发工

险补贴 贴

⑴ 其他收入包括过节费、计划生育奖、半年奖、年终奖等。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工作单位内部资料整理所得

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性医院向队员发放每月15000元的援外补助。

医院负担太重了,我粗略算了一下,派出一名队员一年我们支付的工资、奖金、生活补贴、高套补贴就100多万,这个还没算因为他不在岗而少创收的部分。

——D,Y医院财务科负责人,访谈编号20130228D

第二,派员单位其他政治任务负担重。在访谈中,很多医院负责人均提到除了援外医疗队,他们还承担不少政治任务,例如向援藏援疆派遣医务人员、突发事件或灾害事件派出医疗队、向对口帮扶医院长期派出医生进行业务指导等等。

我们医院每年都有援疆任务,每年1-2个,报名的人非常积极,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每期1年半,加上人在国内,有什么事回来方便;另一方面有政治待遇,一般是以科室副主任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和管理,于任务前、中、后予以聘任。我们还承担一个智力扶持山区计划的工作,是卫生厅和省委组织部的任务。

——J,N医院人事处负责人,访谈编号20130226J

访谈中某高校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提到,医院既有卫生部国家医疗队任务,又有对口支援(援藏援疆),光是国家医疗队任务医院一年就要派出49名高年资主治以上骨干分7支队赴6省(自治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现在还增加一个援外任务,一年医院要外派那么多医生,对医院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

17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

2.2.3 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

医务人员是援外医疗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不是政策制定者单方面能左右的事情, 它与政策目标群体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目标群体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对政策或顺从配合、或敷衍抵制,这是因为作为经济人,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衡量执行政策与否带来的利益或损失,最终取决于政策目标群体是否顺从这一政策。同样,医护人员的利益选择和对政策的认同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医护人员不顺从援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冲突、利益冲突、家庭影响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冲突。社会中的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即每个人的行动都受到一定的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一定时期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会对政策的执行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与此价值观相符的政策执行起来会非常顺利,反之,则会受到抵制。

改革开放以前,受援国情况与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差距不大。当时国内社会与外界交往很少,人的思想比较单纯,加上毛泽东时代绝对服从组织思想深入人心,只要被组织选上参与援外医疗队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队员不谈任何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

我主管援外工作几十年,深深体会到医疗队员参加援外的变化。当然这也跟时代有关系。以前70,80年代,政治因素影响很大,人们把政治地位看得很重。能当上援外医疗队员是非常光荣的,因为那证明了组织上认可了这个人,他起码政治上合格,不会叛国投敌,业务上过硬。那时的医疗队员真有一人援外全家光荣的感觉。当然,也不排除那时候有些人存在私心,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环境还比较封闭,出国不像现在那么容易,很多人没见过外面世界,很渴望借医疗队的机会出去走走。

——Q,广东省卫生厅主管援外医疗工作负责人,访谈编号20130110Q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时间的推移,社会物质诱惑越来越多,人们看到了一个花花绿绿、截然不同的世界后,对物质生活有了追求,欲望也开始膨胀,仅靠精神层面的激励已经无法满足,政治因素不再被摆在首位,人的思想觉悟起了本质变化。单靠做思想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队已经行不通。

二是职称晋升的利益冲突。职称晋升是医生职业拼搏的方向,被病患看作是衡量医生技术水平的标准,中国的医生执业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职称奋斗,忙于收集临床数据争取科研立项发表论文。

18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

能独当一面的一般是主治或副高以上医师,这样的人正处于业务黄金期,黄金期的人会冲着自己的事业发展,事业心较强。而援外前后3年对于医学来说是一个跨度太大的时期,医疗技术发展很快,所以医生害怕出去之后会回来技术跟不上。另外职称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大半生都在为职称拼搏。算经济账嘛,我们医院收入不错,国家给出的援外待遇实在太低,达不到大家心中的期望。

——X,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医生,访谈编号20121210X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评上高一职称后经济和地位都随着上升。例如评上副高以后,不仅工资会有所增加,在科室中奖金的分配比例也会提高,比如主治医师能拿科室平均奖金的100%,那么副主任医师就可能拿到110%—120%,而且退休金也会有差别。职称晋升带来的不仅是表面上的经济收入,不少人看重的是其带来的潜在机会。例如副主任医师的值班也会比主治医师少一些、评上副高以后可以独立手术、看专家门诊,参加学术活动乃至获得更高级别行政职位的机会也会多很多。因此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到医疗队派遣通知时,有的医生正在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有的则是考虑到参加援外人不在国内,科研立项难以获批,有的则是刚好到年限晋升高一级别职称,担心参加援外职称晋升会受影响。种种原因使得医生害怕因为医疗队原因耽误个人前程,因而不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员选拔。

参加援外,从外语培训到完成任务回国前后差不多3年,对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涉及到回来后如何安置、职称的晋升、在团队里扮演什么角色,承担的学科研究等。

——L,H医院负责人,访谈编号20121204L

三是关系网的利益冲突。关系网指的是医生通过多年打拼,靠技术、实力和口碑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张人脉关系网。从表面层次看,患者看病倾向于同一个医生,2年参加医疗队必然令医生失去很多固定的病患。从深层次看,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们较为重视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医生地位比以往大有提高,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有不少人为方便日后看病主动向医生伸出橄榄枝,彼此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尤其是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医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

我在市里负责市政府官员的保健,这些年来认识了很多市政府有权势的人,他们身体有什么问题都习惯了叫我过去看。现在要离开2年,人走茶凉,人家会换别的医生,逐渐把你忘记,哪怕你回来,人家也不再用你了。

19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

——C,S市心内科专家,援外医疗队员,访谈编号20121210C

参加援外医疗队好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这张多年辛苦积下的关系网被时间慢慢冲垮,损失难以用金钱衡量。医生回国后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重建这张无形的关系网。

四是来自家庭阻力的影响。据统计,广东省第25、26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员平均年龄分别是37岁和40岁,第2批援加纳医疗队员平均年龄41岁。这个年龄段的医生正值中年,是家庭支柱,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医生参加援外后另一半必须挑起家庭担子,压力很大。

我不是主动报名的,当初传闻推荐的是科里一个副主任、中共党员,通常这些任务都是党员优先,也合情合理。所以我就以为没自己的事了。突然有一天科主任跟我说派我去参加医疗队,我觉得很惊讶。说真不是很情愿去。特别是在国内那么安逸稳定的情况下,一切都按部就班,突然打破环境参加援外,家里都不支持。非洲离家远,这边老人、妻子、小孩都在,太太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困难很多,她自己是医院眼科主任,本身工作就很忙,儿子五年级,处于叛逆期,没有人管得住他。所以当时我对援外很抵触,虽然后来领导不断做我工作,但由于家人的反对,思想经常反复。而且社会没有一种援外氛围,并不是个个都去援外,医院就我一个人,一去还2年,不是3个月。

——P,援加纳医疗队医生,访谈编号20121203P

家里压力肯定大啊,小孩才2岁,妻子起初不同意,后来我千辛万苦做通了她的工作,跟她说是去工作,又不是去打仗,去也是为了以后更稳定的生活和工作,她才慢慢理解。

——W,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医生,访谈编号20121204W

2年援外工作时间,队员不仅饱受相思之苦,还失去很多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年轻父母甚至错过孩子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有些队员连父母最后一面都见不到,遗憾终生,深究自责。

(工作11个月中途回国探亲期间)回到家,3岁的儿子用陌生的眼睛看着我,太太在旁边示意他叫爸爸,他头一扭,不肯叫,顿时我心都酸了!这2年太太也很辛苦,家里就她一个忙前忙后。自己在外面什么都帮不上忙,觉得对不起家里,很内疚。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就够了,就算日后有出国进修机会也不去了。

——C,援加纳医疗队医生,访谈编号20130110C

出于诸多原因大部分家属反对家人参加援外医疗队。更有极端例子,妻子以离婚要挟

20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c559i0wx6u75f0arbs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