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
第八单元
阅读主题
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个专题编写。由单元导读、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5部分内容组成。单元导读明示了本单元以故事为专题,明确了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篇课文四个故事,有的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的以心理描写的形式展开,其中有两篇是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题目的阅读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强,儿童化的色彩浓厚。
阅读方法
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整理和积累复述的方法。
精彩片段
(一)阅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片段,回答问题。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 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 )在秋天、夏天( )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 )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
1
1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
(二)阅读《方帽子店》片段,回答问题。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 )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 )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 ,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方方正正 圆圆溜溜 各式各样 五花八门 3.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为什么? 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
4.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
(三)阅读《漏》片段,回答问题。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1
1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老婆婆说的“漏”的意思是 ,贼和老虎认为老婆婆嘴里面的“漏”是 。
2.请用“ ”画出表示老虎和贼见识多的语句。 3.通过选段中的描写,可以看出( ) A.老虎非常勇敢。 B.贼非常厉害。
C.老虎和贼非常害怕“漏”。 D.老婆婆非常害怕老虎和贼。
(四)阅读《枣核》片段,回答问题。
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③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1. 第①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一下。
. 2. 用“ ”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 枣核学了哪些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犁。 B. 赶驴。 C. 打柴。 D. 蹦高。 4.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A. 总起全段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全文
美文欣赏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