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储罐基础施工方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6:29: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次浇筑时应避免直接对着地脚螺栓浇注,尽可能在地脚螺栓及周边30cm范围内采取人工布料,在使用振动棒时,切勿在上述区域内振动过频。在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地脚螺栓的监测,用水准仪、经纬仪随时对各组地脚螺栓(特别是周围正进行浇注混凝土的地脚螺栓)的复核,一旦发现偏差,立即进行校正。浇筑混凝土时,分层厚度200-300mm。振捣密实后,及时槎平表面,修正标高,及时清理表面的泌水,并槎毛,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压实槎平,从而尽量减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混凝土终凝后,每天派专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养护,平均1.5h浇水一次。在炎热季节采用湿草袋覆盖,确保混凝土表面润湿,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混凝土浇筑时,按有关规定留置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同条件养护及28d的标准养护。 5.6 预埋件

本工程中地脚螺栓顶面相对标高为+100mm,预埋钢板顶面相对标高为±0。施工中地脚螺栓及预埋钢板的位置、标高、埋深要准确并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平位置及标高。

预埋螺栓位置尺寸控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进行测平,严

格按照两人复核制和正、反向闭合复测,复核时必须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切忌只复核一个方向而忽略另一方向,以确保位置及标高的准确性,经施工方检测及监理检查复测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注。为防止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螺栓被污染,在混凝土浇筑前将螺栓丝扣部分抹上黄油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混凝土浇注时跟踪测量地脚螺栓移动偏差,一旦发现偏差超标的立刻进行校正,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预埋螺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位移,上方用40*80*1500mm的空腹方钢管制

作H型定位轿杠,按图纸给定螺栓尺寸在方钢上垂直开孔,开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1mm,上下加帽,角钢支撑固定,下方每根地脚螺栓帮焊短钢筋,将螺栓延长撑立在下面混凝土上,待螺栓最终固定后,在地脚螺栓的中部设置一道定位箍筋,用钢筋横向与每根螺栓焊接,并与基础钢筋焊接,使螺栓与基础连成一整体,以防止混凝土施工时埋件发生位移或偏斜,具体如下图所示。

预埋螺栓预留螺 栓 孔基础钢筋帮焊钢筋定位钢筋混凝土帮焊钢筋基础钢筋角钢支撑螺母钢管空心方钢 -

浇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重新校核预埋件位置及标高,及时调整预埋件位置。 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拆除地脚螺栓套板,用经纬仪定位放线,复核地脚螺栓的位

置,对于偏差大于2mm的地脚螺栓纠正偏差。具体方法为:将螺杆上的丝牙用软布包裹多层,用2m左右的空心钢管套入后向正确方向纠正。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将螺栓扳断。

预埋钢板上8根钢筋采用与地脚螺栓同样方法进行预埋,钢板根据图纸给定几何尺

寸钻孔,反复测量校对好标高后与预埋钢筋进行穿孔塞焊。对地脚螺栓外露螺栓抹上黄油,用塑料布包扎好,以防污染。

根据图纸要求,每个球罐支墩外缘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采用¢10长150㎜钢筋

头,拆模后定位,定位前做好防腐处理。混凝土稳定后,开始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每10天观测记录一次,连续观测记录一个月,然后进行数据整理;设备基础安装完毕后,第一个月内每10天观测记录一次,之后每两个月观测记录一次,持续观测记录一年。 5.7 拆模

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的原则进行拆除。 5.8基础验收回填

基础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基础验收和基坑回填。回填前,将基坑内积水、垃圾、淤泥等清理干净,回填土为原基坑土方。回填在基础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每层铺厚200~250mm,采用夯实机分层夯实,打夯一夯压半夯,依次打,靠近基础时应注意不要碰撞基础砼,回填土分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5.9 二次浇注

二次浇注为C35细石混凝土从预埋钢板A60灌浆孔灌入将其灌实,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出现裂缝,C35混凝土掺加少量膨胀剂。基础外露部分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 5.10 地面硬化及养护

基础完工后,储罐区防火堤内修筑水泥混凝土地坪,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路面结构为10cm水泥混凝土+20cm天然砂砾,素土压实度大于0.93。混凝土终凝后,派专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养护。在炎热季节采用湿草袋覆盖,确保混凝土表面润湿,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六.季节施工 6.1 雨季施工

① 雨季施工措施应着重作好现场排水,特别是基坑(槽)排水工作。 ② 经常检查施工用电,防止漏电伤人。

③ 开挖边坡及时用防雨布覆盖,并将上口压实,防止雨水浸泡边坡,造成塌方。 ④ 下大雨时,严禁浇筑砼。

-

6.2 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① 砼中增加缓凝剂。 ② 浇筑完砼应及时覆盖草袋并浇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 ③ 气瓶距明火距离大于10米,严禁阳光曝晒,沾染油污。 七.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 7.1关键工序控制点设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关键控制点 材料进场 基础验槽 钢筋制作、安装 砼浇筑 基础梁柱插筋 预埋件 基础验收 回填土 控制内容 是否具有材质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是否合格,外观成型状况等。 基底标高、土质情况等 钢筋规格、型号、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商品砼的搅拌质量、坍落度的检验,试块的留置及养护等。 位置、中心线、加固等。 位置、中心线、标高等 现浇结构成型质量、砼强度等。 回填土质、分层回填厚度,分层夯实,土壤试验记录等。 7.2 基础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基础中心圆直径(Di) 基础方位 相邻支柱基础中心距(S) 支柱基础上的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中心圆间距(S1) 支柱基础地脚螺栓预留孔中心与基础中心圆间距(S2)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各支柱基础地脚板上表面标高 相邻支柱基础地脚板标高差 单个支柱基础上表面的水平度(预埋地脚板) 允许偏差 ±5mm(球罐容积<1000m3) 1° ±2mm ±2mm ±8mm 2mm +10mm,0 -6mm 3mm 2mm 7.3本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 质量号 通病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1.基础、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 1 模板 1.基础、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 -

轴线 偏位 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2.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3.砼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插筋,造成偏位 2.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3.砼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插筋、支架等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砼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浇捣砼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模板 浇捣砼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分 2 变形 1.砼保护层垫块漏放或缺放; 基础 2.砼保护层垫块厚度不符设计要3 主筋 求; 1.砼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一般间距每隔0.75m~1m放置1块; 2.砼保护层垫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砼浇筑时,振动棒或泵管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 偏位 3.砼浇筑时,被振动棒或泵管碰歪撞斜,没有及时纠正。 1.配合比计量不准或无计量,砂石级配不好; 2.砼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 4 蜂窝麻面 3.模板表面垃圾清理不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造成砼浇筑时缝隙漏浆;砼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或漏振; 1.严格控制商品砼的质量; 2.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 3.控制拆模强度,不宜提早拆模; 4.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用塑料薄膜封堵,防止浇捣时砼漏浆。 5.加强砼的振捣质量。 1.浇捣砼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1.钢筋保护层垫块过少甚至漏放,造成钢筋紧贴模板; 5 露筋 2.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缝隙处严重漏浆; 3.砼振捣时振动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施防止钢筋偏位; 2.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3. 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用塑料薄膜封堵,防止浇捣时砼漏浆。 4.砼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有踩踏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绑好。 6 缺棱 1.模板垃圾未清,拆模时造成砼

-

1.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

搜索更多关于: 储罐基础施工方案 - 图文 的文档
储罐基础施工方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dca1p74v507xn0vys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