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6-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试题训练: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2(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4:55: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训练5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基础夯实

1.《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书中的人物对话层层推进,给人以智慧的启发。《理想国》讨论的内容不包括( ) A.国家的目的是民主与自由 B.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 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解析:《理想国》中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答案:A 2.柏拉图被誉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下面有关柏拉图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观点:理念论 ②设想了理想国家并进行了实践 ③建立了阿卡德米学园,培养了许多著名人才 ④否定奴隶制度,使奴隶获得了许多权利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柏拉图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否定奴隶制度,他认为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答案:B 3.“柏拉图学园”又称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见下图),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其综合性主要是指

( )

A.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B.学生大多来自各城邦的上层社会

C.开设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 D.集中了当时希腊的许多著名学者

解析:柏拉图学园不仅研究政治,传授进行政治活动的本领,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是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的学校。 答案:A 4.“理念”在古希腊文中的本义是“我们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却认为“理念”不应该是人们 “感觉之眼”看到的事物的外观,而应是人们的“灵魂之眼”,即理智所看到的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唯有“理念”才是事物的“原型”。这种观点 A.正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将“感觉之眼”看到的事物与“灵魂之眼”看到的事物统一起来 C.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观点

D.揭示了肉眼看不到的“精神世界”的存在

解析:柏拉图认为真实完美的世界并不是“感觉之眼”看到的,而是“灵魂之眼”看到的,“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肉眼见到的只是对事物虚假、片面的反映,这是一种唯心论观点。 答案:C 能力提升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材料二 不过在他(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也还有些积极的因素;他第一个指出教育的伟大政治意义,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内容,确定了心理构成的基本部分,规定了在当时看来广泛的学科范围……主张女子应与男子受完全平等的教育……为后世借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其目标是什么? (2)简单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 )

(3)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解析:第(1)问利用材料中对哲学家重要性的论述来解答,目标联系教材。第(2)问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多个角度阐述。第(3)问从两则材料分别体现柏拉图的不同方面来概括。 参考答案:(1)关系:政治家首先应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

目标:建立理想国。

(2)教育的政治性、重视学前教育、学习内容丰富、男女平等教育。 (3)大哲学家、教育家。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

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德”等知识回答“主张”,回忆儒家思想的影响回答“意义”。第(2)问,依据材料中对贵族政体的认识回答。第(3)问,比较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了道德的作用。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特点: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3)相同: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16-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试题训练: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2(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hvr3j4rv3uh255c6he20sz532alg00cf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