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0册习作7《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修改习作——让人物的特点更鲜明
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知道怎样围绕“让人物的特点更鲜明”修改自己的习作。
2、师生通过“研学后教”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归纳、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修改片段,并把此方法迁移到其他人物描写中修改习作。 3、学生经历“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过程,分享学习的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知道怎样围绕“让人物的特点更鲜明”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难点:归纳、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修改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同学已经写好了作文初稿,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上习作课。
(二)分享学生的作品,共同点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老师在读完我们同学的习作后,摘录了下面两个片段,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请大家先自由朗读一次。 片段1:
每个周末,妈妈总是很早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 事情就是打扫卫生。她先打扫客厅,把扫把左右地扫来扫 去,再把沙发下的灰尘全扫出来,堆在了一起。
——《勤劳的妈妈》
1
片段2:
白天的时候,奶奶的主要工作就是包粽子。只见她先拿起 两片竹叶,光滑的一面向上,两片竹叶平衡叠放在一起。然后 把竹叶仔细地卷成圆锥形,从米盆里盛了一勺半的米,倒进竹叶 的“怀抱”里。接着奶奶把竹叶抖了抖,将宽的两边向中间折叠, 剩下的部分也折叠起来。最后,奶奶用力按住粽子的顶部,用绳 子绑紧,打了个结,一个漂亮又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
——《闲不住的奶奶》
师:同学们在读完这些片段后,你有什么想法呢?你觉得第二个片段好,好在哪里?
师: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出人物的鲜明特点。同学们的习作都能紧扣“人”来写,并通过一、两件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但是大部分的同学的习作都普遍存在片段1里面的问题:在具体的事例中缺乏细致的描写,不能凸显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是通过修改习作,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更加鲜明。老师从大家的习作里还找了一个片段。请看屏幕。 (三)小组修改习作片段
习作片段:
小鹏最喜欢打篮球了,今天“课后一小时”锻炼的时候,我们一群男孩子又打起了篮球。只见他熟练地拍着球,来到篮下一投,球进了!场边的同学都为他欢呼起来。
师指导过程:
1.请大家自由朗读片段。
2.小组讨论:认为这段话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是否鲜明?说
2
说你的理由。
3.出示连续动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你发现五张图片的动作有何不同?抓住小鹏打篮球的动作,请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图片。
4.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自由讨论后,由组长负责记录,把大家的修改意见写到研学案的原文处。(小组长动笔记录,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5.汇报(两个组),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小组的修改得更好,为什么?(出示评价表)
6.孩子们,大家都觉得这个小组修改得更好,我再提高一点要求,还可以继续给短文润色吗?
7.出示老师修改后的习作。
师:老师也帮他修改了,请同学们读读,注意老师标注的红色字体。
师改:小鹏最喜欢打篮球了。今天“课后一小时”锻炼的时候,我
们一群男孩子又打起了篮球。只见他弯着腰,熟练地拍着球,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跳动。他的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跑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入篮筐。场边的同学都为他欢呼起来。
8.生继续根据评价表评价老师的修改。小作者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回顾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修改这个片段的。
9.师生共同归纳汇报时候提到的一些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3
板书:重现——分解——精选 (细致)
10.师引导总结: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动作描写的方法,是不是只有动作描写才需要写细致呢?其实其他人物描写都可以运用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方法,把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外貌等写得更细致,把人物的鲜明特点写出来。 (四)完成研学练习:
请同学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学生展示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六)总结
1.孩子们谈本节课的收获。
2.今天的这节评改课我们的重点是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修改习作片段,并运用到修改自己的习作中,突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老师相信,只要大家“文章不厌百回改”,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后,请大家参照“作文评价表”继续进行修改,并在小组内交换修改,定稿后把作文抄到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重现—分解—精选 心理描写 (细致) 外貌描写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