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国,不是抽象的,是与具体国家联系在一起,爱中国,就是爱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爱国
与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也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也是当时国内、国际决心必须走的一条道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国后中国恢复、发展很快,尽管走了弯路,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
改革创新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大学生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 3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习题及答题要点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 “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大的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答题要点:有意义。因为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价值。
2、谈谈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答题要点: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正统一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3、 怎样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答题要点: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 3)合理的控制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答: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我们不仅要认识其精华,也要知道其不足所在。
首先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比如我们的传统道德是根植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
而传统道德中的三纲五常封建等级观念和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背道而驰, “三纲五常”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等级观念,这种压制人性的做法,是腐朽、落寞的道德。同时,我们还应该反对将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真正做到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道德我们要正确的分析运用。
2、为什么中国传统道德中缺少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答:因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体系,它的形成发展带有很强的封闭、非流动性的特点。考察中国的封建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封建制的经济模式要求老百姓 “安于守土”,限制人口流动,呈现稳定的乡村模式。所以,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建立在以家为核心封闭环境之中的。中国一直以来都缺少向古罗马那样的公民体制,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公共广场、议会场所、角斗场、剧院,更没有所谓的公民集会,所以中国人历来缺少公民式的生活,因而也相应缺少公民道德的传统。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领域。 A、网络 B、商场 C、广场 D、小明家 2、公共生活属于 “()社会”。 A、熟人 B、陌生人 C、外国人 D无职业者 3、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5、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D)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6、、集会、游行、示威时,由(D)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 B、治安联防员 C、集会、游行、示威者 D、经过的单位 二 、多选题 1、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2、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BD)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 3、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BC)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4、社会公德包括(AB) A、网络道德 B、环境道德 C、家庭美德 D、职业道德三、简答题
1、公共生活有序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3、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全国人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判断题 1、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3、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 4、见义勇为是傻帽。 5、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很大。 五、案例题高某系江苏某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由于其女友对居住的新校区认为没有安全感,经常在其面前哭哭啼啼,高某并盟发了要编造骇人听闻的在该校新校区发生了女生遭强奸而无人问津的谣言,以引起学校及有关方面的重视的意图,后经与两位同学商量,同学建议将强奸改成轮奸。于是三人便编造了该校新校区大四女生遭民工轮奸,而学校及公安机关无人问津的谣言并发布在西祠胡同网站某论坛上,然而引起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恐慌,公安机关也高度重视,给学校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造成成了极大的破坏。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将目标锁定为高某等三人,后高某等人也对自己编造网络谣言的行为供认不讳。
(1)高明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并应受到处罚?为什么?
(2)作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六、论述题 1、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公德?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A 2、D 3、 B 4、D 5、C 6、D 7、A 8、D 9、A 10、A二、多选题 1、ABCD 2、ABD3、ABC 4、AB三、简答题 1、答:(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2、答:(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3、答: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 1)政府依法保障的原则(2)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3)和平进行的原则
4、答: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基本原则:(1)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2)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的
原则( 3)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四、 判断题 1、×2、×3、×4、×5、√
五、案例题 1、答:是违法行为,国为其编造谣言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扰乱了公共秩序,对该校的名誉也造成了侵害,故其行为违反了全国人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也应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六、论述题 1、答:(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3)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职业道德,它和个人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素质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道德有很多领域构成,工作生活领域的道德内容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关系到个人道德水平的如何,是一个人工作状态的直接反映。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中的一切,是个人职业生活成功的保障。
2)什么是家庭美德,它和个人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家庭美德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几个内容。家庭美德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家庭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交往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血缘的关系,家庭成员间既有密切的往来,又有一定的疏离,所以要靠特有的家庭生活的美德来维系。家庭美德既是协调家庭成员彼此间关系的规范,又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个人在实践家庭美德的过程中,不仅有益于自身,同时有益于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巩固和加强,有益于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首先,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其次,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也反映了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只有在自己的先锋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