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劝学》中论述空想不如实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逍遥游》中论述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3. [2016·白城一中4月阶段测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庄子·逍遥游》借助奇特想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
【答案】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要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情怀。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4. [2016·吉大附中高三五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 ,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5. [2016·南阳市高二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斥鹌嘲笑大鹏鸟时说明了自己飞翔的最高限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第5页共9页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上一句写刘备礼贤下士,几次到茅庐问计于诸葛亮,下一句写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刘禅父子。 【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仞”“翱翔”“蓬蒿”“频烦”“哀”“鉴”。 16. [2016·哈尔滨六中高二开学考试]古诗文默写。
(1)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答案】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答案】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4)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需熟练诵读诗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句子,答题时要注意题干所给的暗示。注意易错字:“生”“决起”“抢榆枋”“大遗”“鉴”。 17. [2016·原创信息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的诗歌《登飞来峰》中“ , ”两句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在《虞美人》中,李煜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对比融为一体,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了最后的千古绝唱“ ? ”。 【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等为例来说明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不如寿命长的两句是“ , ”。 【答案】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第6页共9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之上,要结合情景提示做出内容选择。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 。”
【答案】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 , ”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3)李商隐《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 , 。”
【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惟、暮、辩、沧、蓝。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望岳》中表明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 , 。” 【答案】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屈原的《离骚》中表达宁愿立即死去或流亡也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是“ , 。”
【答案】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3)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是 “ , 。” 【答案】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溘”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哭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氓》当中的女主人公同样用
第7页共9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答案】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3)《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杨时、游酢为求师而程门立雪;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艰辛从师的句子是: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5)孔子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正体现他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淡泊态度。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爽”“贰”“樯橹”“负箧曳屣”“馨”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2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答案】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答案】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的心志。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考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要注意常出错的字,例如,狸、祠、誉、沮。
第8页共9页
22.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答案】(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答案】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两诗一文,所考篇章在规定的64篇作品之内,从学生掌握的实际来看,《逍遥游》还是有一定难度。结合语境,准确定位文句、诗句是解题关键。 评卷人 得 分 二、诗歌鉴赏
23. [2016·高考山东卷,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答案】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答案】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次高考名句默写题难度不大。考生应该牢牢抓住题中“击水之广”“飞升之高”“颔联”“江水”“愁绪”等提示作答。注意“抟”“坼”等字的写法,注意“日夜”浮,不是“日月”浮,注意书写。
第9页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