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2:40: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①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①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①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①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 ①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3.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3Cl2+6FeI2===2FeCl3+4FeI3 B. Cl2+FeI2===FeCl2+I2

C. Co2O3+6HCl===2CoCl2+Cl2↑+3H2O D. 2Fe3++2I-===2Fe2++I2

4.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 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 F-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 / 12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D. NH3的电子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C. 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一定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 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胶体:物质的微粒直径是否在1 nm~100 nm之间 B.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C. 共价化合物: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 8.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膜 C. 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被腐蚀 D.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Cu2+、NO、Fe3+、SO B. 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Al3+、Na+、SO C. pH=0的溶液中:Al3+、NH、Ca2+、ClO-

D.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CO、Na+、K+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①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①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一定是化学变化

①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全部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可用于制造潜水艇推

2 / 12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进器等。制备某种磁流体时,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所得磁流体黑色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所得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为Fe2O3 C. 给分散系通电时阳极周围黑色不变 D.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B. 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Fe3+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铜

D. 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具有漂白性,可将两者混合使用增强漂白效果 1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

A. 4Fe(OH)2+O2+2H2O===4Fe(OH)3 B. 2NaHCO3C. 4NH3+5O2D. Zn+H2SO4

Na2CO3+H2O+CO2↑ 4NO+6H2O ZnSO4+H2↑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 可以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 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15.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①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①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①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3 / 12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①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 ①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①①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Cu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为:3Cu+2N(1)反应中的x= 。

(2)反应产物R的化学式为 。

(3)参加反应的Cu和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1.5 mol Cu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列问题:

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

+xH+

3Cu2++2R+yH2O。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18.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配平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氧化,当3 mol Cl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

(3)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氧化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12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工厂工业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测定工厂工业废水中的游离态氯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l2+2KI===2K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________填名称),KI溶液,浓度为0.010 mol/L 的标准Na2S2O3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取水样10.00 mL 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KI溶液

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请填写

(2)取碱式滴定管经检查不漏水),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0 mL/L Na2S2O3溶液待用。

(3)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注视______直至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表格中的有括号的横线上填上必要的物理量,不必填数据)

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平均是2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从实验过程分析,此浓度比实际浓度________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问题和讨论:

实验结束后,发现个别同学结果误差较大,其所测游离态氯的含量较废水中Cl2的含量低。经过思考,该同学提出了下列可能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滴定前,滴定管嘴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①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①滴定前平视Na2S2O3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面

20.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例如: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利用数轴的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若认为没有误差,该问可不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 / 12

2020届鲁科版高三化学基础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pxk0tmqn1x2cx44e354ncj33s24s019o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