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可能是 ( )
A.4.8 V,1.2 V B.6 V,1.2 V C.1.2 V,6 V
D.1.2 V,4.8 V
5.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他看到灯泡L1、L2均不发光,而电压表的指明针有明显偏转。关于电路故障,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灯泡L1可能短路 B.灯泡L2可能短路
C.灯泡L1可能开路 D.灯泡L2可能开路
6.在下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下列要求把各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 (1)灯泡L1与L2串联;
(2)用电压表V1测量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3)电压表V2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 (4)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探究在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都已具备,可尝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主备案 第 49 页 共 69 页
14.1怎样认识电阻
主备人:周利停 修改人: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 2.知道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3.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4.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
器材准备 三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导线若干、电阻丝若干、滑动 变阻器、演示电表、示教板(插件)、教学用软件。实验室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章我们继续探讨电路中的规律,请观察一个现象。
演示:如图所示,电源为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L为3.8V的小灯泡,先后将不同材料组成的物体接入电路M、N之间,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
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
分析上面电路,这不同导体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一定相 同,这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为了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物理学中引入了电阻的概念。 1.电阻的概念: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 2.电阻的符号:R
3.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2)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 1 kΩ=1000Ω
练习:
(1)人的皮肤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万欧,10kΩ= Ω; (2)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1MΩ以上,1.5MΩ= Ω。
不同的导体,电阻有大有小。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主备案 第 50 页 共 69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