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否则当天平开启时,秤盘将要动荡,这样既不易迅速观察停点,也易使玛瑙刀刃磨损。
6.取用砝码必须用砝码镊子,每次用完放回原处,不要将砝码放在天平底板或桌上。
7.取放圈砝码时要轻缓,不要过快转动指数盘,致使圈砝码跳落或变位。 8.称量完毕,所称物品应从天平框内取出,关好天平开关及天平门窗,并使圈砝码指数盘读数恢复到零位,拔下电源插头。
9.发现天平有损坏或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送交有关修理部门,经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33
**/***-B/0-24-2009
X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1目的
该项操作规程,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产品的射线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探伤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射线探伤中全过程的管理。 3选择的前提
对给定工件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探伤条件。应以标准JB/T4730-2005为选择条件的依据,焊缝透照按底片影像质量由低而高的要求分A级、AB级和B级三种检验等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缝的射线探伤,至少应满足AB级的要求。
不同的像质等级对底片的黑度、灵敏度与不清晰度有不同的规定。要满足规定等级的像质要求,从探伤器材、方法、条件及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要预先进行全面的部署。 4照相规范的确定
在照相过程中,除了合理地选择透照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好透照规范,使小缺陷能够在底片上明显地辨别出来,从而达到高灵敏度。有关规范的选择:
(1)射线源的选择,应选择小尺寸的射线源;
(2)透照距离的选择。在透照中,焦距选择大多在600?700mm间; (3)胶片与增感屏的选择。通常照相时将原度为0.01?0.13mm的铅箔增感屏与非增感形胶片一起使用。
34
5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是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与合理选择。
(1)焦点或射线源尺寸:焦点大小对缺陷影响在射线底片上的显示对比度和清晰度都有很大影响;
(2)焦点尺寸和几何布置会引起的影像模糊及放大; (3)焦点尺寸与射线底片对比度; (4)照射场内的X射线强度分布;
(5)透照距离L1的选择——对Ug值和满足K值的有效长度要综合考虑。 6曝光条件的选择及修正
为得到满足射线透照应该具备的条件与象质良好的底片,通常要选择能够得到适当黑度和灵敏度的曝光条件进行透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曝光因子; (2)曝光条件的选择; (3)曝光条件的修正; (4)底片黑度达到确定的范围。 6像质计
为了评定底片的灵敏度,需要采用像质计,像质计是用来检查透照技术和胶片处理质量的。我国JB/T4730-2005标准规定使用粗细不同的几根金属丝等距离排列做成的线型象质计,用底片上必须显示的最小钢丝直径与相应的象质指数来表示照相的灵敏度。 7焊缝透照方法
在透照方法中必须确定的几何参数是:焦距F(包括射源至工件表面的距
35
离L1和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L2)、一次透照长度L3、环焊缝100%、透照时的最少曝光次数N;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几何不清晰度Ug、透照厚度比K、横裂检出角θ、纵裂检出角θˊ、有效评定长度Leff以及100%透照时相邻两片的搭接长度ΔL、几何参数和相关因素在不同的透照方法中均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8显影液的配制方法及显影时间和显影温度。
为了使显影过程能正常进行,显影液的配制方法与程序必须合适。配制显影液时最好用蒸馏水或煮沸过的温水和有关的药品组成。显影时间4-6min,显影温度20±2℃,显影过程中预先水浸,过程中适当搅动。 9停显时间和温度
停显时间约0.5min,停显温度16-24℃,充分搅动。 10定影液的调配及定影温度和定影时间
酸性定影液中含有互相分解的成分,要靠其它药品的作用才能共存,所以对药品的配制程序、温度和搅拌都要特别注意。定影温度16-24℃,定影时间5-15min,适当搅动。 11水洗和干燥
(1)胶片经定影后,应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20?30分钟。冲洗的目的是将胶片表面和内层吸附的硫代硫酸钠杂质及银的洛合物清除掉。
(2)去除表面水滴后干燥,干燥可采用简易的晾片架,放在墙壁高处进行 自然干燥或在清洁通风的空间晾干。 12安全保护
为了保障我国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际放 射防护委员会所规定的限值,国家制定颁布了我国现行防护标准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