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次数 版本/次 修订履历 1 A/0 修订内容 新制定 修订人 徐光周 修订时间 2015/09/10 1.目的:
收集分析有关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活动的数据,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透过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机制,促进产品、效率的改进提高,降低风险,保证公司业务运营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的持续改进。 2.范围:
所有体系活动要求的数据分析、管理及改进措施。 3.权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整体有效性分析与改进活动(包括方针、目标、内审、数据分析及管理评审等)的主导。
3.2知识产权办公室:是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数据分析的管理、控制和检查,负责改进措施实施进度的跟踪及效果确认。
3.3相关部门:主要活动绩效数据的收集及统计分析,改进措施的提案及执行。 4.定义:
4.1 数据:本公司所进行的数据分析,特指以下数据:
4.1.1 外部数据:第三方审核的结果及反馈;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4.1.2 内部数据:日常工作,如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内审、管理评审报告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存在或潜在影响体系运行的问题,如各相关项的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改进措施:为消除已发现或潜在的影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因素,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5.作业流程: 流程图 -91- 使用表单(或记录) 责任单位或人员
[键入文字]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分各部门 析报告》 《改进措施处理单》 知识产权办公室 各部门 各部门 各部门、知识产权办公室 知识产权办公室 相关部门 6.作业内容:
6.1 数据的收集:各相关部门根据《知识产权绩效评价程序》对各自职能范围内的数据进行
收集。
6.2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技术方法。对量化的
指标和目标,一般采用趋势图或直条图;对体系建议一般采用调查表法;对其他信息可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进行分析。 -92- 6.3 数据分析的实施:各部门对所收集的数据在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并于每季度末报知识
产权办公室汇总整理,形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分析报告》。对不达标或出现问题的部门,要求进行原因分析。
[键入文字]
6.4 原因分析:各部门组织人员对不达标或出现问题的原因从以下方面识别并确定,为采取
措施提供依据:
1)体系文件未规定或不够明确; 2)体系文件规定不适用或不实用; 3)资源不足,包括人员、设施、资金等; 4)员工能力不足、培训不够; 5)员工未能按照文件要求有效执行; 6)对体系及过程缺少有效监控。 6.5 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各部门对自身存在的不达标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评估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措施。需要
时,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填写《改进措施处理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并报知识产权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 6.6 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
6.6.1 改进措施的实施由相应的责任部门或人员负责,实施进度及有效性的跟踪和验证由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结果记录于《改进措施处理单》;
6.6.2 所有改进措施的记录均由发起和跟踪、验证部门保存、备查;
6.6.3 为提升改进措施的整体有效性,改进措施的结果需于下次管理评审会议召开时进
行汇总统计,以作为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入资料,在会议召开时予以检讨。
7.表单/记录:
7.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分析报告》 7.2《改进措施处理单》 8.相关文件与资料:
8.1《知识产权管理评审程序》 8.2《知识产权内部审核程序》 8.3 《知识产权绩效评价程序》
-9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