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波谱分析复习资料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7:59: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吸收峰(相互依存,相互佐证)故一个官能团的存在将产生一组相关峰,因此不能由单一特征峰肯定官能团的存在。

4、九个重要区段范围及相应基团?COOH特征峰?OH和NH峰的区别?饱和烃与不饱和烃C—H的区别(3000的区别)

(1)COOH特征峰:3300~2500cm-1,强而且很宽,可超出3000cm-1范围。 (2)OH特征峰:游离—OH,3700~3500cm-1,较强、尖锐; 缔合—OH,345-~3200cm-1,宽、强。

在形成分子内氢键之后,酚羟基的伸缩振动峰进一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3)OH与NH的区别:伯胺双峰,仲胺单峰,叔胺无峰。

(4)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区别:3300~3000cm-1位区别饱和与不饱和的重要区段。不饱和碳(烯烃、炔烃及苯环)的碳氢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在3000cm-1以上,而饱和碳的碳氢伸缩振动频率低于3000cm-1,不易混淆。

【醛基CH键伸缩振动区】在2820~2600cm-1产生两个吸收峰,这是由醛基C-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的倍频与C-H键的伸缩振动区间的费米共振产生的,表现为双峰。 【亚甲二氧基-O-CH2-O】2780和930cm-1附近的峰组成亚甲二氧基的相关峰。

【三键对称伸缩振动区间】当碳碳三键与双键或芳环共轭时,νC≡C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但吸收强度增加;νC≡N一般在2240cm-1附近,其吸收强度较高,当与不饱和基团共轭,吸收谱带向低波数方向移动30cm-1。

【羰基的伸缩振动区】因C=O的偶极矩较大,羰基峰一般都尖锐而且吸收强度大。

【双键的伸缩振动区】双键与氧相连时,受到氧的极化作用,吸收强度增大;而与不饱和基团形成共轭,νc=c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但强度增大。

【芳香化合物】当芳环与不饱和基团或具有孤对电子的基团共轭,将使(1600±20)cm-1及(1500±20)cm-1两个峰增强,并发生分裂,在1600cm-1、1580cm-1、1500cm-1产生3个峰,该区域的吸收峰与芳环Ar-H伸缩振动峰(3100~3000cm-1)一起作为判断化合物是否含有苯环的重要依据。

【CH键的弯曲振动区】甲基在1380cm-1附近有特征吸收,为鉴定甲基的特征峰。孤立甲基在1380cm-1附近为单峰,当结构中有相邻甲基存在时,在1380cm-1附近裂分为双峰(共振偶合),相邻甲基数越多,裂距越大。

【C-O的伸缩振动区】1300~1000cm-1,C-O伸缩振动在此区域表现为强吸收,对醇、醚和酯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主要包括烯烃和芳环的不饱和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峰γ=C-H。 芳香环在900~650cm-1产生1~2个较强的吸收峰。 5、不饱和度的计算

第三章 核磁共振NMR 1、NMR原理?产生条件

【原理】 核磁共振是在强外电磁场中,用垂直于外磁场的射频电磁场照射样品时,将使满足共振条件的磁性原子核吸收电磁波产生核能级的跃迁,从而在垂直外磁场的感应线圈中产生与磁性核特征和化学结构信息相应的电磁感应共振信号的现象。

【产生条件】(1)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才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2)外加磁场H0能级裂分。

(3)与外加磁场相互垂直的射频场H1。 2、化学位移的概念?

【化学位移】同一类型的原子核由于在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电子云密度不同),而使共振峰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各种锋与某基准物峰之间的差距称为化学位移。 一般核磁共振氢谱δ值得范围为0~10

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影响因素】

(1)诱导效应:与氢核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连接了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则由于它的吸电子效应,使氢核外围电子云密度减小,即产生去屏蔽效应,共振峰向低场移动,化学位移增大。

(2)共轭效应:在共轭体系中,含饱和杂原子的基团一般通过供电子p-π共轭效应,增加某些基团的电子云密度,屏蔽作用增强,相关质子共振移向高场,化学位移值减小。含不饱

和杂原子的一些基团通过吸电子π-π共轭效应而减少一些基团的电子云密度,屏蔽作用减弱,相关质子共振移向低场,化学位移增大。 (3)磁各向异性:

【磁各向异效应】是指化学键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换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其强度和方向在化学键周围具有各向异性,使在分子中所处空间位置不同的质子受到的屏蔽或去屏蔽作用不同的现象。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效应】处于苯环中心及上下方的质子实受外磁场降低,屏蔽效应增大,具有这种作用的空间称为正屏蔽区。处于正屏蔽区的质子的δ值减小(峰右移),在平行于苯环平面四周的空间为去屏蔽区。

【双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双键上下为两个锥形的正屏蔽区。平行于双键平面四周的空间为去屏蔽区。

【三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以键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构成筒状电子云,键轴平行于外磁场,产生的感应磁场都在键轴方向为正屏蔽区,与键轴垂直方向为去屏蔽区。

【单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单键的σ电子也能产生各向异性效应,但比上述π电子环流引起的磁各向异性效应小很多,当碳上的氢逐个被烷基取代后,剩下的氢核所受的去屏蔽效应即逐渐增大。

(4)范德华效应:当立体结构决定了空间的两个原子核靠的很近的时候,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云就相互排斥,使核变得裸露,屏蔽作用减小,δ值增大。

(5)氢键影响:形成氢键后,所受屏蔽效应减小,共振峰移向低场δ增大。分子间形成氢键的程度随着非极性溶剂的稀释和提高温度而降,使质子的共振峰移向高场。分子内氢键则不受溶剂浓度等影响。

4、不同类型氢核的化学位移?苯环、双键、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基础化学位移值?

【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化学位移】??B??S(Si为取代基对化学位置的贡献值甲

i基、亚甲基、次甲基的B值分别为0.87、1.20、1.55)

【烯烃的化学位移】??5.28?Z同?Z顺?Z反(Z是同碳、邻位顺式以及反式取代基对于烯氢化学位移的影响)

【炔氢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大致在1.6~3.4。

【芳氢的化学位移】受苯环去屏蔽效应影响,化学位移位于低场,δ在8.5~6.0附近。

??7.30??S(S代表取代基对芳烃氢的影响)

【活泼氢的化学位移】与杂原子相连的氢为活泼氢。活泼氢不同于连接在C原子上的氢,因为①该类质子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快速交换,使质子不再固定在杂原子上,交换的结果改变了吸收峰的位置;②杂原子电负性较大,使质子容易形成氢键,在稀释、改变溶剂或提高温度时吸收峰的为止均可发生变化。 5、峰面积和H数目的关系?

氢谱中的峰面积可以积分曲线高度表示。积分曲线的总高度和吸收峰的总峰面积相当,与分子式中氢核总数成正比;而每一个阶梯的高度则与引起该吸收峰的氢核数目成正比。 6、什么是偶合常数?N+1规律?什么是偕偶、邻偶、远程偶合及其偶合常数大小?

【偶合常数】磁性核之间因为自旋偶合产生裂分,裂分的小峰之间的距离称为偶合常数。 【n+1规则】有n个相邻的磁不等同氢核时,将显示n+1个小峰。“n+1规则”只适用于相互偶合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差远大于偶合常数的。

【偕偶】也称同碳偶合,是指同一碳原子上质子之间的偶合,偶合作用通过两个键传递。 【邻偶】是指相邻碳上质子的偶合,偶合作用经过三个键。

【远程偶合】是指相隔四个或四个以上键的质子之间的偶合。(一般存在在苯环上,1~3之间)

【影响因素】核间距(偶合核间隔的化学键数目)、键长、键角和两面夹角、取代基电负性的影响

7、核的等价性?常见的磁不等氢核? 等价核分为化学等价和磁等价。

【化学等价】分子中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等的一组核称为化学等价核。

搜索更多关于: 波谱分析复习资料 - 图文 的文档
波谱分析复习资料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xxt5lcsa9s4tk8l1e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