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渐渐减小,坯体表面上的水蒸气分压降低。⑷平衡阶段:当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表面蒸发与吸附达成动态平衡,表现干燥速度为零。 29.从哪几个方面来提高球磨机的球磨效率?
答:⑴球磨转速:一般1吨料球磨机的转速为25~28r?min⑵研磨介质:研磨介质的大小和级配与球磨机的内径大球直径、物料颗粒度有关,三者间的关系:D?24?d?90do⑶水量及电解质:最佳的加水量要根据物料的工艺性能通过实验后而确定,加入电解质减弱颗粒间的分子引力,提高粉碎效率⑷加料粒度:加料粒度为2mm左右⑸加料方式:先投硬质原料,后加软质原料⑹装载量: 料:球:水=1:1.2~1.5=1.0~1.2 30.写出几种辐射干燥方法的名称以及陶瓷生产中使用的热空气干燥设备的名称。
答:⑴辐射干燥方法:红外干燥、微波干燥、高频干燥。⑵常用热空气干燥设备:室式干燥器、隧道式干燥器、
链式干燥器、辊道干燥器。
31.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是什么?并加以解释。
答: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种类、温度、湿度、流量、流速等。当采用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新技术时,坯体内热湿扩散与湿扩散的方向一致,受热均匀。干燥介质的湿度与温度是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可以利用逆流干燥原理来实现湿度渐渐降低,温度升高的干燥工艺制度。快速干燥中采用高速气流喷嘴对坯体进行大流量喷射,使坯体均匀干燥。 32.试说明骨灰瓷烧成范围较窄的原因。
答:骨灰瓷在烧成过程中达到共熔温度后,迅速熔融,玻璃相急剧增加,使坯体在这个时候容易变形甚至坍塌,所以骨灰瓷烧成范围窄。
33.试分述一次烧成与二次烧成的优缺点。
答:(1)一次烧成优缺点:优点:可以节约能源,节省时间,减少烧成设备。 缺点:制品气孔率较多,产品的质量也比二次烧成差。
(2)二次烧成优缺点:优点:能提高素烧坯的强度,素烧坯多孔,易于施釉,制品变形小,釉面质量与装饰效果好。缺点:能耗大,费时,坯釉中间层生长不良。 34.什么叫瓷器的二次烧成?
答:二次烧成即生坯先经素烧,然后施釉再进行釉烧的烧成方法。 35.还原气氛对瓷坯烧成的作用?
答:还原气氛下,形成的氧化亚铁熔化在玻璃相中呈青色,同时还可以增加液相量,坯体气孔率降低,提高瓷坯的透光度,并能使瓷器呈白里泛青。
36.何谓烧成制度?合理的烧成制度的确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烧成制度即,陶瓷制品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的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的总称。合理的烧成制度的确定应该考虑因素有:(1)坯料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2)制品的尺寸及形状(3 )釉烧方法(4 )窑炉。 37.试比较下列两种粘土的烧后色泽,耐火度,烧成收缩大小,并说明理由是什么?
粘土 名称 1# 2# 58.11 57.43 27.83 27.28 0.86 0.53 0.45 0.46 0.56 0.76 3.73 2.63 1.76 1.14 6.42 10.68 化学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I·L 组成 答:1#比2#的Fe2O3高,Al2O3 、SiO2含量相近,K2O、Na2O总量也较高,I·L低,所以1#比2#的白度低,
耐火度低,烧成收缩小。
38.什么叫氧化焰?还原焰?为什么南方一般采用还原焰烧瓷,而北方一般采用氧化焰烧瓷?
答:在烧成过程中,送入的空气过量时燃烧产物中还存在过剩的氧时,这种环境就叫氧化焰;送入的空气不足时燃烧产物中还存在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时,这种环境就叫还原焰;由于南方和北方的地质差别,粘土的成因互异和各有特点,形成了我国南北方陶瓷烧成气氛的不同,一般来说,北方粘土含氧化铝,氧化钛,有机物高,含游离石英和铁少,可用氧化气氛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黄。南方高岭土和瓷土等含有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多,含氧化钛和有机物较少,由于铁质较多,常用还原焰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青。
17
39.还原焰烧成瓷器,玻化成瓷期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答:在使用还原焰烧成时,本阶段又可分为,氧化保温期、强还原期、弱还原期。三个阶段。这三阶段之间的两个转化温度点及后两段还原气氛浓度是确定气氛制度的关键。临界温度过低则还原太早,坯釉中有关组分氧化反应没完全,部分有机物和碳素残留在坯中,易产生“黑心”甚至起泡等缺陷。临界温度过高,则还原太晚,氧化铁还原不足,坯体发黄,起不到还原作用。
40.为什么南方瓷区,一般采用还原焰烧瓷而北方瓷区一般采用氧化焰烧瓷?
答:由于南方和北方的地质差别,粘土的成因互异和各有特征,形成了我国南北方陶瓷烧成气氛的不同,一般来说,北方粘土含氧化铝,氧化钛,有机物较高,含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少,可用氧化气氛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黄。南方高岭土和瓷土等含有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多,含氧化钛和有机物较少,由于铁质较多,常用还原焰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青。 41.窑内气氛对瓷器烧成的影响?
答:烧成气氛影响陶瓷坯体高温下的物化反应速度、体积变化、晶体尺寸与气孔大小,甚至相组成等。表现在气氛对烧结温度的影响,对最大烧成线收缩的影响,对坯体过烧膨胀的影响,对瓷坯线收缩速率的影响,对瓷坯的颜色、透光度及釉面质量的影响。
42.为什么瓷坯在还原气氛中加热烧时温度均比在氧化气氛中的低?
答:瓷坯中或多或少含有部分铁质,在还原气氛的条件下,铁以低价状态存在,而氧化气氛下铁以高价状态存在,坯体含铁量越多,温度降低越多。
43.瓷器的烧成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范围如何?烧成工艺上应如何控制?
答:主要分为预热阶段(常温~300C),氧化分解阶段(300~950C),高温阶段(950C ~最高烧成温度),高火保温阶段,冷却阶段。由于影响陶瓷烧成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烧成制度,通过窑炉的设备来控制窑内各部分气体压力呈一定分布,来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44.低温快烧的作用和条件?
答:(1)低温快烧的作用:节约能源和成本,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窑炉和窑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2)低温快烧的条件:坯釉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均小,坯料热膨胀系数小,随温度的变化接近线性关系。希望坯料的导热性能好,希望坯料中含少量晶型转变的成分,快烧的釉料要求化学活性强;减少坯体入窑水分,提高坯体入窑温度;控制坯体厚度、形状和大小;选用温差小和保温良好的窑炉;选用抗热震性好的窑具。
45.某厂快速烧成陶瓷板状制品,已知烧成温度为1150℃,出窑温度为180℃。吸水率允许在3~10%之间,生产时出窑制品外观质量和吸水率抽检均为良好,码堆于仓库待次日检选,可是检选中有20~30%的制品破裂,试分析造成制品破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成品破裂的原因可能是陶瓷板的热稳定性差和吸湿膨胀导致的,由于陶瓷板状制品吸水率允许在3~10%
之间,其吸水率处于炻器吸水率范围,加上烧成温度较低,出窑温度相对较高,易使其陶瓷制品的热稳定性差,出现破裂。 46.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答:⑴坯料组分在加热中的性状变化,⑵制品的尺寸和形状。⑶釉烧方法,包括烧成时坯釉反应的相互影响问题,高火保温结束后进入冷却阶段。⑷窑炉。
47.某人为了缩短普通日用瓷的烧成周期,计划在烧成后期600~400℃ 采用快速冷却,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在573oc是石英晶型发生低温型的快速转化,又无液相缓冲,破坏性强,易发生变形,如果该阶段快速冷却,会发生制品破裂。 48.快速烧成对坯料的品质有哪些要求?
答:(1)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均小。(2)坯料的热膨胀系数要小,随温度的变化接近线性关系,在烧成过程中不致开裂。(3)坯料的导热性能要好,使烧成时物理化学反应能迅速进行,又能提高坯体的抗热震性。(4)希望坯料中少含晶型转变的成分,以免因体积变化破坏坯体。
18
。
。
。
49.实现快速烧成可以采取哪些工艺措施?
答:坯釉料能适应快速烧成;减少坯体入窑水分、提高坯体入窑温度;控制坯体厚度、形状和大小;选用温差小和保温性能良好的窑炉;选用抗热性能好的窑具。
50.简述坯料配方、工艺因素与瓷胎显微结构及瓷器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坯料化学组成和工艺条件,会形成不同显微结构,显微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性能。 51.工艺过程对制品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答:工艺过程对制品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很大,因为工艺过程会影响制品显微结构,最后影响制品性能,所以陶瓷制作的工艺过程对制品的性能相当重要。 52.简要叙述影响陶瓷产品烧结的原因。
答: 影响陶瓷产品烧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配方,原料的矿物组成,坯体入窑前含水率,烧成气氛,烧成温度等,原料的矿物组成内含有较多的挥发分及在高温反应时生成较多的气体等影响烧结。烧成气氛,烧成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烧结,温度过低、过高对烧结温度有较大的影响,烧还原焰时没有及时还原,达不到还原效果,提前还原,则氧化不完全。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烧结所需的温度及其他条件。 53.釉层出现开列和剥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釉层才能使瓷中的机械强度最大?
答: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相差过大引起的,当α釉?α坯时,发生龟裂,α釉?α坯时,发生剥落。要使釉层的机械强度最大,坯、釉的膨胀系数相近,中间层发育良好,同时釉具有高弹性,高抗张强度等性能。 54.瓷器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答:⑴配方是潜在因素,经过高温烧制,则应力释放。⑵器形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⑶成型操作不正确,干燥不均匀。⑷烧成工艺操作与控制不恰当。 55.釉的缺陷及其克服之办法?
答:主要有:釉面波纹,釉面无光,缩釉,釉泡与针孔等。克服方法主要有:釉面波纹时可降低釉浆比重,降低釉的高温粘度,缩小窑内温差,可用还原焰烧成。釉面无光时,合理调配釉料配方,合理制定熔块烧制温度,降低球磨时带入的杂质,可用还原焰烧成,缩短高温冷却时间。缩釉时,减小釉层的干燥收缩,预热阶段缓慢。釉泡与针孔时,减少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高温分解物,降低釉浆比重,避免过烧。 56.缩釉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答:缩釉产生的原因:⑴釉对坯的润湿性差,高温粘度大,表面张力大。⑵釉层干燥收缩⑶釉层对坯体的附着力差⑷坯釉储存时间长⑸釉烧时,预热初始阶段升温过急。克服方法:⑴降低粘土、氧化锌、氧化铝的含量。⑵提高釉浆粒度,降低釉浆比重。⑶增长烧成预热期时间。
57.因釉的膨胀系数过大,坯釉结合性能变坏时,你将如何调节釉的膨胀系数?
答:可以减少氧化钠和氧化钾的用量,可用氧化锂等代替,同时提高釉烧温度和延长高温保温时间,促使石英熔融,也可快速冷却在釉表面形成压应力以避免发裂。 58.陶瓷墙地砖吸湿膨胀性的原因。
答:(1)非晶相的吸湿膨胀大。(2)烧成温度过低,坯体致密度不够,结构疏松,气孔率较高,坯釉适应性差。(3)在较恶劣环境中使用。(4)砖铺贴后水泥砂浆凝结时发生收缩,砖吸湿膨胀
59.影响乳浊釉乳浊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影响乳浊釉效果的因素:
(1) 基础釉与乳浊相折射率的差值大小。(2) 乳浊相的大小和数量。(3) 乳浊相分布的均匀程度。(4) 釉层厚度,釉层越厚,乳浊效果好。
60.如何提高透明釉的透光度? 答:措施有:
(1)精心选择原料防止釉在烧成中析晶,防止釉液产生液相分离。(2) 不选用高温下产生大量气体的原料。 (3)釉料始熔点不宜过低。(4)用还原气氛烧成。(5)釉料颗粒加工细点。 (6)某些组成引入时,要选择合适的载体。
19
61.提高白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坯釉料能适应快速烧成;减少坯体入窑水分、提高坯体入窑温度;控制坯体厚度、形状和大小;选用温差小和保温性能良好的窑炉;选用抗热震性能良好的窑具。 62.什么是坯釉适应性?
答: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良好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结合成完美的整体,釉面不龟裂和剥脱。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有:坯釉膨胀系数差值,中间层,釉的弹性与抗张强度,釉层厚度。 63.影响坯料可塑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矿物种类,泥团有良好的可塑性时应具备颗粒较细,矿物解理完全,颗粒表面水膜较厚。反之,会降低可塑性。⑵固相颗粒大小和形状,一般颗粒越粗可塑性降低,颗粒越细可塑性越好。颗粒为板片状、短柱状时可塑性好。⑶吸附阳离子的种类,如H粘土〉Al〉Ba⑷液相的数量和性质,水分应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64.影响坯釉适应性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坯釉适应性的具体影响?
答:(1)坯和釉的热膨胀系数:当坯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釉的热膨胀系数时,釉面会受到压应力,釉面会剥落;当坯的热膨胀系数小于釉的热膨胀系数时,釉面会受到张应力,使釉面产生裂纹;当釉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坯的热膨胀系数时,使釉中产生不大的压应力,这时坯釉的结合性最合适。(2)坯料和釉料的化学组成:当坯料和釉料的化学组成相接近时,坯釉结合牢固;当坯料和釉料的化学组成相差较大时,釉面容易剥落。(3)坯釉的弹性模量应该相近。(4)釉的厚度要适当。5)坯和釉的烧成温度要相适应。 65.试分析板状陶瓷制品出现黑心缺陷的原因?并指出克服方法?
答:原因有砖面积大,砖坯厚,内层自由水和结构水分不易排出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不易排出,同时由于大多数砖是快速低温烧成,烧成周期很短。 克服方法有:减少高可塑性粘土的含量,减少砖的厚度,适量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烧成时间,降低坯体入窑水份。
66.分析颜料中铅溶出的原因?目前解决铅溶出有哪些方法?
答:溶出原因:含铅的釉料及釉上颜料的熔剂烧成后他们形成含铅的低熔点玻璃,在受到酸液作用下,Pb2+会从玻璃的硅氧网络上脱落,由于Si—O的单键强度大,而Pb—O的单键强度低,所以酸液能将Pb—O打断,使网络上的游离铅,溶入溶液中,含碱的系统中K—O,Na—O更弱,易溶出,留下空位,成为铅的溶出通道。目前解决铅溶出有这些方法:⑴选用耐酸的颜料、花纸、与熔剂。⑵恰当设计画面。⑶改进彩烧工艺。⑷蒸汽处理。⑸化学处理。
67.影响陶瓷颜料呈色的因素是什么?(从发色元素到制成颜料以至颜料用作装饰材料后的最终呈色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发色的主要因素)
答:⑴着色离子的化合价与配位数。其呈色不仅取决于离子的种类与电价,还与着色离子的配位数、极化能力及周围离子对它的作用有关⑵熔剂组成,色剂配成颜料时,常需要和熔剂配合使用。⑶基础釉的组成,对于离子着色的色釉来说,其颜色主要取决于基础釉对着色离子配位状态的影响。⑷烧成制度,许多着色氧化物的呈色明显受温度的影响。 68.釉面产生无光的原因。
答:釉面产生无光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烧,即釉未熟而产生的无光,这种无光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无光;二是用HF酸腐蚀釉面,形成无光;三是由于在釉中生成了许多微晶,这些微晶在釉面上均匀分布;当其大小大于光的波长时,就会在釉面形成丝光或玉石状光泽而无强烈的反射光。 69.配制熔快的原则有哪些?
答:答案要点:①溶于水、有毒的原料应置于熔块中;②(R2O+R2O3)/(R2O+RO)=1:1~3:1适当融化温度。碱盐不会挥发。③RO2/RO小于1,熔块不溶于水。④SiO2/B203大于2,熔块不溶于水。⑤熔块配料中三氧化二铝应控制在0.2mol以内。太多,粘度大,熔化困难,熔块不均匀,且碱性物挥发多。⑥氧比(二氧化硅带入的氧与其它氧化物带入的氧)应为2—6。
70.目前降低日用瓷器餐具铅、镉溶出量有哪些方法?
答:方法有:⑴选用耐酸性颜料、花纸与熔剂,希望采用色剂与熔剂的耐酸性均高的颜料。⑵恰当画面设计。
20
-3+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