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生姓名 王 松 专 业 地 理 年 级 1109 学习中心 重庆云阳奥鹏中心 学 号 1109522061101 联系电话 15826308771 指导教师 郭 蒙
2014年4月 18日
目 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 3 一 引言 ........................................................................................................... 3 二 厄尔尼诺................................................................................................... 3 1 厄尔尼诺现象概述 .............................................................................. 3 2 厄尔尼诺现象的大气物理特征 .......................................................... 4 3 厄尔尼诺现象的生命期 ...................................................................... 4 4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 4 5 新厄尔尼诺——ENSO ........................................................................ 5 三 ENSO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6 1 ENSO对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 6 2 ENSO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 .................................................... 6 3 ENSO对我国东北低温的影响 ............................................................ 5 4 ENSO对我国东部汛期降水的影响 .................................................... 5 四 总结 ........................................................................................................... 6 参考文献..............................................................................................7 致谢...................................................8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重庆云阳 王松
[摘 要]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
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本文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大气物理特征以及生命期及形成原因等基本理论知识,并延展了厄尔尼诺的最新发展的状况—ENSO,最后详述了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厄尔尼诺所带来的危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厄尔尼诺;大气环流 ;ENSO;气候影响
一. 引言
近些年来,人类所生存的气候环境恶化,气候条件反常。比如众所周知的非洲干旱、巴西暴雨、印尼森林大火和北美洪水以及我国刚刚经历的南方暴雪??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因于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厄尔尼诺。
人类通过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信号不仅存在于全球热带的海面温度、气压、风和云量以及洋流强度等要素场,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年际变化中也有着清晰的反映,与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出现也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世界各国海洋和气象界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并为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中国作为紧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区的国家之一,必然会受到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二.厄尔尼诺 1. 厄尔尼诺现象概述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又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为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上帝之子)。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当地的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向南移动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的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
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到6℃。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却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初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一般历时一年,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2.厄尔尼诺现象的大气物理特征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通过各种观测和研究得知,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的动力源。在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渐渐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
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会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和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西流,高空的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
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的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有密切关系,当气压差减小时,便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温度增加,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降低,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的改变,极大的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就会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会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一段时间内,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变得更加寒冷潮湿。 3.厄尔尼诺现象的生命期
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总是倾向于固定的季节,特别是和正常的季节变化循环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根据厄尔尼诺发生发展时,太平洋海温、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