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1.0061公顷,复垦面积1.0061公顷,土地复垦率达100.00%。依据公式如下:
L(%)=Y/P*100%
式中:L——土地复垦率(以百分率表示)
Y——复垦土地面积(公顷) P——被损毁土地面积(公顷)
5.1工程设计
根据前述拟定的土地复垦方案,以《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为标准,对已损毁土地、拟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根据复垦方案,以六枝特区岩脚镇民乐砂石厂损毁土地的复垦适宜性分析为基础,本复垦工程设计将对采掘区及其相应工业场地及地面生产系统等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项目区复垦土源全部来自表土堆场内存放的表土,经核算,项目共剥离保存表土4225.62m3,复垦时共需表土4125.7m3,表土方量>覆土方量,完全满足复垦土源需求。 5.1.1 旱地复垦设计
1、复垦旱地区域主要位于工业场地和采区1少部分。复垦土源主要为表土堆场内堆置的表土,复垦面积0.1013公顷。
2、复垦旱地后其土地平整度不大于10°。
3、矿山开采施工前,剥离表土30cm,复垦时需覆土50cm以满足旱地复垦要求(≥50cm),即表土回填506.5m3,人工平土506.5m3。 5.1.2林地复垦设计
1、设计原则及规划设计内容
主要在表土堆场、堆砂场地、破碎场地、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采区1及采区2规划生态林地。按培植绿化为主的生态林设计,要求生物多样性与布局的合理性,林地复垦总面积为0.9048公顷,覆土厚度40cm,共需覆土方量3619.2m3,即表土回填方量为3619.2m3,林地复垦区栽植树木按150株/亩,则共需栽植树木150*0.9048*15=2036株。复垦前需拆除等建筑砌体方量58 m3。
在主体工程中,均设置了拦挡和排水措施,该设施能满足工程需要,故本方案不
- 24 -
设计工程措施。但需在土体堆砌边坡上覆土植藤本植物护坡,通过攀爬的植物将土体边坡覆盖,在增加了渣体稳定性、安全性、减少渣体水土流失的同时,也达到了改善周边景观的目的。
2、林种类选择
林种类选择遵循“乡土植物”优先,“速生能力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耐旱耐脊、易繁殖、适应性强”的树草种。在此基础上,根据矿区所在地气候、土壤、水土流失等特点,以突出生态功能、弱化经济价值为目的确定防护林工程拟选树种。
根据场区对防护林的要求和立地条件,树种要求抗污染、耐瘠薄、易种植、易管理,能防尘。经过分析,防护林树种选用乔木侧柏,藤本植物选用爬山虎,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树种主要生物特性:
小叶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0.5-1m,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有短柔毛。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葫果卵圆形。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mm,宽5~7mm,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9-10月成熟。
爬山虎:喜荫,耐寒,耐旱,耐贫瘠,生性随和,对土壤及气候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常攀附于岩壁、墙垣和树干上。 繁殖与栽培: 幼苗生长一年后即可粗放管理。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及压条法繁殖。针对本采场,爬山虎主要种植于边坡1及边坡2立面边坡区域。
3、苗木规格
苗木规格选用 3年~5年生I级移植苗,地径大于 0.8cm,苗高大于 70cm,根系长度大于 25cm(大于5cm长 I级侧根数12)。
4、栽植季节及天气
栽植季节安排在春季。如遇严重的冬春干旱,则应在下过透雨后栽植。栽植天气宜选择阴天、毛毛细雨天或雨后初晴天。
5、造林密度及扶育管理
造林密度: 根据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 (GB/T18337.3-2001),灌木栽植密度5000株/公顷,爬山虎种植密度0.3~0.5m/株。
抚育管理:采取年度管理方式,灌木栽植当年抚育 2次,第 1次松土应在 5~6
- 25 -
月进行,第 2次松土应在 8~9月进行,并施加农家肥。第2年抚育 2 次。林地浇灌按5m3/亩的标准进行。
间伐:当林分郁闭密度达 90%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不小于5年。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 25-35%,以后为 20-30%,首次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 70%,间伐间隔期不小于5年。主要树种种植指标详见表5-3:
表5-3 主要树种种植指标 树种 小叶黄杨 爬山虎 整地 方式 穴状 穴状 整地规格(m) 0.3×0.3×0.3 0.2×0.2×0.2 株行距(m) 1.5×1.5 0.3×0.3 造林 季节 春、雨 春、秋 种植 方式 植苗 扦插 苗龄 3年生播种苗 苗木规格 叶径 苗高 (cm) (m) 12 0.5~1.0m 藤长>10m 5.1.3水利工程设计
为了满足该单元在复垦工作完成后农业生产,应在该单元的适当位置修建一定数量的蓄水池以截流雨水,保障旱季灌溉。
(1)蓄水池设计:鉴于项目区复垦后主要作物为玉米,因此按照玉米全生育期的总需水量平均值来计算复垦后的作物需水量;蓄水池的设计标准定为保持旱季灌溉用水8天。因此蓄水池的设计容量=作物平均需水量1.65×10-3(m/d)×供水天数8(d)×复垦面积1006.1(m2)=13.28m3。
需在项目区拟建30m3水池=13.28m3÷30m3≈1座,以缓解作物缺水期的用水需要。但考虑到项目区水池的综合利用性,工业场地储石场只需建1座水池即满足灌溉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池体为圆形,蓄水池的容量为30m3。蓄水池池壁采用M7.5水泥砂浆砖砌空花墙栏杆,壁池底采用C15砼护底提浆压光。池壁、池底均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为方便农民下池提水灌溉,在蓄水池内侧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页岩砖修筑砖砌台阶。
(2)沉砂池设计:由于截流沟截流的雨水含砂量较高,因此需在蓄水池前修筑沉砂池,沉砂池设计为矩形,沉沙池长1.5m,宽0.8m,深0.8m,厚0.3m,中间设沉沙隔墩。
(3)截流沟设计:
- 26 -
鉴于以上部分复垦单元设置有蓄水池,为了保障这些土地的灌溉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方案对这些单元的的截流沟进行统一规划以期达到截流雨水,保障灌溉水源的目的。
a、设计标准
根据《灌溉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要求分析,压占区占地面积较小,所以在工业广场修建截、排水沟即可满足要求:
设计标准:该矿山为小型砂石矿,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中的相关规定,矿井属V等工程,所以防洪标准定为设计洪水重现期10年一遇。
经查《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取用《贵州省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贵州省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Cv值等值线图》,得项目区10年一遇最大日降雨量为65.40mm。
设计洪峰流量Qs: 采用Qs=0.278KIF Qs——洪峰流量。 K——径流系数,取0.8。
I——10年一遇最大日降雨强度为65.40mm。 F——山坡集水面积,经地形图量算。 经计算,工业广场排水沟洪峰流量为 Qs1=0.278×0.8×65.40×0.011=0.16m3/s。 b、计算过程
为便于施工和集排径流,沟道比降为i=1:20。结构形式采用M7.5浆砌石块石,M10水泥砂浆抹面,碎石底层,故糙率n=0.020.
工业场地排水沟假设底宽b取0.30m,均匀流水深ho取0.30m,故过水断面A=0.30×0.30=0.09㎡。
湿周:X=b+2ho=0.30+2×0.30=0.09m R=A/X=0.10m
C=R1/6/n=0.101/6/0.02=34.06 代入公式计算:Q=AC(Ri)0.5
=0.09×34.06×(0.10×0.05)0.5=0.22m3/s>Qs=0.16m3/s.
断面平均流速:v=Q/A=2.44m/s<粗砂不冲允许流速。因此工业场地截水沟断面均确定为0.30m×0.30m。
- 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