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黄达《金融学》(精简版) - 货币银行学 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9:24: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利率期限结构

1.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呈现的差别。“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关系。

2. 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为代表。 3.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收益率曲线并不总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即向上倾斜。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

4. 收益率曲线并非简单向上倾斜,是由于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归纳各种有关理论,作用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因数有: 1对利率的预期;2对流动性的偏好;3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的流动程度等。

5.因此,就有了相应的解释利率 期限结构的理论。 (一)预期假说

(C到期(D到期收益率(A到期(B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收益率 1.预期理论有以下假定:投资者服从利润最大化原则 ;全部投资者都是风险中立者;不存在证券买卖的交易成本;投资者都能证券预测未来的利率;不同期限债券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2.预期理论的出发点是:长期证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现行即期短期利率和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 3.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4.由于长期证券收益率是短期收益率的几何平均,则 (1+rn)n= (1+r2e)…(1+rne) 这里,rn为期限n年的证券的收益率,r1为当期短期利率(1年期利率);r2e为第2年的1年期预期利率;rne为第n年的1年期预期利率。 则

ee

ee

eefn??1??1??n?1r?n?1rnn?1fn代表第n年的远期利率,rn代表n年期的即期利率。

因此,只要知道相邻两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就可以计算出每期预期的短期利率。即投资者如果知道各种期限的收益率rn,就可以知道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

5.结论:预期理论认为,利率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呈下降态势。 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不变,则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态。

6.根据预期理论,如果市场上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不等于短期证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数,那么,套利行为的存在,会使二者相等。

例如,若(1+r2)2> (1+r1)(1+r2e),说明二年期债券的收益高,那么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增大,证券市场不均衡,到第二年,短期债券价格会下降,那么,r2e会上升,并最终使(1+r2)2= (1+r1)(1+r2e)。 7. 对预期假说的评析

预期假说可以说明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同方向变动,也可以说明,收益率曲线向上或者向下倾斜。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在实际短期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收益率曲线几乎往往是向上倾斜的。 (二)流动性升水理论

1.由于不同期限证券的风险是不同的,投资者也不完全是风险中立者。这样,投资者对利率风险低的债券需求较大,债券发行者为了减少兑现债券的麻烦也倾向于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长期债券的供给较大,价格低,收益率高。这样,为鼓励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给投资者以贴水,这实际上是风险溢价。 2.流动性理论承认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作用,但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会要求流动性风险补偿。因此,只有

13

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 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过大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

第六节 利率的作用

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 1、从微观角度说

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影响非常直接; 2、从宏观角度说

利率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二、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表示。 1.储蓄的利率弹性

当利率弹性为0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完全无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0,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富有弹性;等于1时为单位弹性; 当利率弹性绝对值为+∞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有完全弹性; 2.影响储蓄利率弹性大小的两个因素

(1)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的现象。利率提高时,人们会认为减少目前的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比较有利,从而鼓励他增加储蓄。因此,利率的提高使储蓄增加是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 (2)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降低的现象。指利率提高使储蓄者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认为自己较为富有,以致于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可能反而会减少储蓄。这种储蓄的减少是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3)尽管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来看都很强,但由于相互抵消,利率的弹性却有可能很低。 至于储蓄利率弹性的方向,显然也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对比的结果。 当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当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当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3.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1)投资成本效应:

主要是影响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

资金来源: 借入资金:利率决定借贷成本 自有资金:利率决定机会成本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利率时,借入资金投资;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利率时,自有资金投资;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利率时,不投资。 (2)行业成本效应:

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益的比,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可以是不同的。 不同投资类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同,如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小,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大。

第五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1.从静态的角度看,外汇(foreign exchange)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⑵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管理与管制

1. 外汇管理是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授权指定机构对境内或管辖范围内的居民及非居民的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指国家直接控制外汇兑换的数量和价格。

一般来讲,凡是有自己法定货币的地方,就存在外汇管理。至于管理的松紧程度,因国、因地、因时而异。较严格的外汇管理通常称为外汇管制。

2. 外汇管制的类型:(1)严格的外汇管制:(2)部分的外汇管制:(3)基本取消外汇管制:

3.外汇管制的方法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前者由外汇管制机构对各种外汇业务实行直接、强制的管理和控制。后者则是通过诸如许可证制度、进口配额制度等间接影响外汇业务,从而达到外汇管制的目的。 三、货币的兑换性

1、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性,这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 货币可按其可兑性程度分成三类:

(l)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2)有限的或部分的可兑换货币;(3)不可兑换货币。

2.目前有80多个国家宣布其货币为可自由兑换货币.主要可兑换货币有美元(USD)、港币(HKD)、日圆(JPY)、新加坡元(SGD)、欧元(EUR)、英镑GBP)、瑞士法郎(CHF)、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亚元(AUD)、新西兰元(NZD)、挪威克郎,瑞典克郎, 丹麦克郎等 。 四、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

1. 1949年建国之后,长期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人民币是完全不可兑换的货币。 在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实行外汇统收统支体制。目的是为了将有限的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用于保证重点建设之需。而由于这一时期的外贸经营由国家垄断,外汇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因而也具备实行严格外汇管理的条件。 2.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调回国内,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经常项下对外支付所需的外汇,只要持有效证件,即可用人民币购汇。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

⑵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地提高了供汇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

⑶建立了全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⑴实行单一汇率; ⑵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在全国外汇交易中心,买卖外汇; ⑶汇率波动超过一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入市干预; ⑷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⑸各经营外汇的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买卖外汇。

第五节 汇率的作用与风险

一、汇率与进出口

1.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本币汇率上升→有利进口,不利出口。

2. 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考察汇率变动对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的影响,这里出口总值等于出口价格乘以出口数量,进口总值等于进口价格乘以进口数量。 3.本国货币贬值对进出口有两种效应。

一种是价格效应,汇率变动将改变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在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以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在国外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同时也意味着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

15

另一种是贸易量效应,即出口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的减少。两种效应结合在一起,引起进出口的变化。

4.综上所述,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出口的变动将是不确定的,它的变动由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决定。 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时,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该国的货币贬值一定能够增加净出口。 二、汇率与物价

1. 从出口方面看,本币汇率下调,对国内出口货源的需求增加。在汇率下调后的一段时间内,生产能力还来不及形成,造成国内市场供求矛盾加剧,物价上涨。2. 从进口方面看,本币汇率下调,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并在国内市场迅速扩散,引起国内同等商品或替代商品价格上升。3. 汇率的变动如果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波动,其后果就不仅限于进出口,而是将影响整个经济进程。 三、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1.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之间长期投资的影响不太直接。

本币贬值使得相等的外币投资以本币计算的投资额增大了,外商觉得合算,从而有利于扩大外商投资。但如果吸收投资国的货币币值下降并从而使利润汇回投资国的金额相应减少,一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由于汇率而减弱。因此,本币汇率下调对国际长期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2. 对于短期资本流动,汇率的影响是直接的:

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会被转兑成外汇,资本外流;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会引发资本的内流。

四、汇率与经济增长: 本币汇率下降会增加出口,从而带到经济增长。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要受到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国内资源闲置,并有大量劳动力剩余的条件下,出口增加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在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过度的出口只会造成物价上涨,结果还要通过增加进口缓解供求矛盾。 四、汇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一)汇率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除了受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影响外,还取决于一国的市场调节机制发育得是否充分,外汇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相关度是高是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密切程度,微观经济主体与经济变量对汇率的反应是否灵敏等因素。 (二)汇率制度对汇率作用发挥的影响

1、固定汇率制度的作用:(1) 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2) 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

2、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在该制度下,外汇市场动荡时,容易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国家有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易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 。 3、浮动汇率制度的作用

(1)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2)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3)可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必须将货币政策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维持之上,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无此限制。 (4)可以阻隔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趋向

4、浮动汇率制度的缺陷 (1)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2)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五、汇率风险

1. 汇率的变动会给交易人带来损失,称为汇率风险。2. 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风险; 外债风险……3. 为避免或减轻汇率风险损失,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如选择货币,运用外汇衍生工具,等等 。

16

17

黄达《金融学》(精简版) - 货币银行学 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75g81w5ac7b3ef98nc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