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 2012-2013年度立项课题指南
一、 说明
(一)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2012—2013 年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经教育部基教司批准,根据新的《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总结了往届课题研究情况并参照新世纪英语外语教学、课改实验所反映的成果和问题,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责成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起草、论证、形成定稿,再上报审批后实施。
(二)本《指南》系1999年以来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原“资助金”)项目第六届指南。前五届指南系以外语教学学科框架为据、再参酌国内需要而订。在广大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和专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五届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对于普及和提高外语教学学科的研究、推进外语教学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鉴于素质教育系我国教育方针的体现而目前又处于新的进展阶段,我们必须总结自己的理论与经验作为借鉴国外相关成果的张本。因此,本《指南》总的思路,是研究我国基教外语实践中的成绩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总结、反思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素质教育的新进展做出贡献。
(三)国内外从事基础教育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含普通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管理的个人、团体和单位都可按《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自由申报本研究项目的课题,但研究工作须落实于个人,单位不能承担课题主持人。
(四)申报的课题要求内容针对某种问题;论证清楚、科学,研究步骤清晰可行;预期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有助于解决某种实践问题,或总结了中国师生自己积累的重大经验,或反映教学一线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最终成果的形式由研究人员自选;专著、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均可。但如最终成果脱离课题内容,或纯属工作总结,则不准结题。
(五)立项申报与审批
1、申报者只能在本指南的范围内自行拟题,各题研究期均为一年。 2、个人、团体和单位都可按《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自由申报课题,中心将组织同行专家分别进行初审和复审,复审通过后报上级审
批,批准后正式立项。
3、在同等条件下,评审将力求使立项课题在地域、研究内容、学术观点三方面具有广泛性。在保持广泛性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鼓励中心挂牌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外语教学示范学校和一般中小学教师积极申报。
(六)研究经费
1、申报课题立项须向中心交纳申报费200元,评审费300元,共500元,申报课题时交纳。经专家评审正式立项后,中心对课题参研人员颁发立项通知函和立项证书。
2、课题立项后,研究过程中所需课题经费申请者自筹,中心予以出具所需筹集经费证明。
3、申请课题结题须向中心交纳结题验收评审费1000元,申请结题时交纳。结题后,予以颁发结题通知函和结题证书。
(七)课题费用汇款方式 1. 邮局汇款:
收款人:天仁时代(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收款地址:二号办公楼四层 邮编:100044 2. 银行汇款:
收款人:天仁时代(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首都体育馆支行 帐号:0200 0537 0920 0084 267
汇款时,请务必注明汇款人姓名、联系方式,并在汇款单附言或备注中注明此款为“林妍收,课题费,是否需要发票”。注:以上汇款方式是本课题指定汇款账户,课题组不接受其他付款方式。
二、课题研究范围及侧重点
(一)中国外语教育政策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是推动全面性外语教改的前提,也是学术研究中尚少涉及。这项工作须得以中国的国情、教情、学情为立足点,扬中国经验之长并学习、借鉴国外的相关成果。目前值得研究的内容有:
1、研制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相关工作,尤其是关于我国对不同语种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外语专材和兼材的需求量以及培养能力的调查与评估。
2、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内容和涉及的问题。比如:外语定位,教学类型,
语种布局和选择,教育教学的目的、原则、内容、途径,成绩限制,师资教育和教师发展、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等等。
3、外语、母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和地位及运用的规划;如中外交流渠道及内容。
4、中央政府有关外语教学文件的整理与分析。
5、从中—外的母语、二语和外语教育国情及倾向的比较,研究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应抓住的主要特点。
6、国外语言教育政策、现代外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研究与分析。 7、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下的课改理论与实施的实证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已于2010年发布,向《教育改革规划纲要》靠拢的教材、课堂教学、测试、管理诸方面的改革活动已遍及全国,但缺乏实证性的研究结果作为评估依据。所以《指南》把这项研究作为侧重点,要求研究者采用对比实验或调查方式,用投入和成绩两方面的数据来论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优缺点,从而帮助政府对《教育改革规划纲要》进行修订、完善。
1、《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的目的。 2、《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的课程设置。 3、《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内容。 4、《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的教学途径。
5、《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教学途径及课堂教学模式。 6、《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 7、《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教师教学和课外自学的个案研究。 8、《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理论依据的评析。 9、《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指导下的课改措施之得失的分析。
申报研究以上内容,必须以实证研究为主,用实验、问卷、谈话、测试诸方面的数据,论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正面效应、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积极的建议。
(三)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与分析
这类经验包含《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使用期间出现的问题探究,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测试、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各个方面。经验不论大小,但求真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理论,用以继往开来,不断创新。
1、《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总体落实情况。 2、教学途径/路子的纵向比较。
3、教学内容的纵向比较(含人文教育内容)。 4、课堂教学原则的运用和操作注意事项的提炼。 5、学习策略与方法的综合与分析。 6、教学过程及评价方式的分析。
7、高中、初中终点英语水平的纵、横比较。 8、外语教研机制及其效应。 9、教学资源的研究。
10、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总体结论。 (四)教师教育及教学媒体
当前大家在宏观上已认识到教师是推进外语教改的关键因素,而在实践中又因过度强调学生主体而牵制了教师的作用。除教师之外,作为媒体的当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等的应用,尚缺乏操作规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是本项研究的侧重点。
1、对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评价和修改建议。
2、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内容及其效果。 3、中小学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的经验概括。 4、中小学外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5、国外中小学外语教师培训模式。
6、常用现代技术手段应用的得失及其操作规范。 7、传统教学技术手段/教具的价值及其应用。 8、NESTs和NNESTs的优缺点。 (五)外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
外语教学的发展离不了评价与测试,评价的类别、手段多种多样,测试是重要而常用的手段,在国外语言测试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需加大力度。本《指南》希望侧重研究我国外语教学评价的积极经验,当前我国外语测试中的国外英语考试系统和测试理论的研究,以及国外当前广泛运用的测试理论的研究。
1、我国外语教学常用评价类别、考试种类、手段及其功能。 2、国外语言测试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借鉴和应用。 3、语言测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可操作性研究。
4、中考、高考英语试卷题型、内容的研究。 5、新世纪以来历年高考英语试卷的纵向比较。 6、新世纪以来中考、高考英语和试题的发展研究。 7、我国不同英语考试的体制、结构与功能。
8、中考、高考自主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的得失分析研究。
9、分班测试、进展测试、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等语言测试类型的研究。 10、英语笔试、口试、听力测试及各单项知识和专项技能测评研究。 11、英语教学和训练的精讲精练研究。 12、练习、作业、任务和模拟训练的区别研究。 13、英语竞赛对教学的反馈和对师生的激励作用的研究。 (六)外语教学管理
此项课题侧重研究不同学程的衔接问题,尤其是含不同起点学生的初一、高一如何上下衔接。上下衔接的内容包括目标、内容、途径和模式、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和侧重点。各学程之间的衔接点如下图:
小→初→ 普高
→ 专科 →本科
职高 高职
1、考试以外之管理手段的研究。 2、课外学习、网上自学的管理。
3、管理机制(形式、功能、人员、运作)的研究。 4、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和双语学校的组建和管理。 (七)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国际上语言教学研究的热点。但我国也有长期积累的外语学习策略和方法值得继承。故本项目侧重中外英语外语学习策略的梳理以及实际使用。
1、我国小、初、高各学段学生常用英语外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 2、国外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侧重中、外策略的结合)。 3、语言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的关系。 4、我国语文和外语的传统学习策略研究。 5、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 6、英语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 7、英语学习能力研究。
8、各类学校学生外语学习的“石化”和“两极分化”现象研究及对策。 9、校内正规英语教学与校外英语培训相互补充和干扰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