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宿豫区皂河第二中心小学 姓名:张义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课外文本阅读效率,如何使课外阅读达到高效化。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探索读写转化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阅读高效化 阅读习惯的养成 创新阅读
记得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对学生影响很大,大量的电子书和动画片导致许多小学生远离文本阅读。另外,语文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忽视了对小学生课外文本阅读的习惯养成。缺少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
如何把孩子从网络“电子读物”中吸引过来,享受原汁原味的书香的乐趣呢?下面,我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探索读写转化途径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有效性。
一、促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要形成这样的理念:学生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或家长没有激发起学生阅读兴趣,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没有提供学生感兴
趣的阅读材料。因此,要想让学生亲近文本阅读,前提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优雅温馨、环境宜人的阅读场所。在阅览室里,摆放一些造型各异的凳子,同时在阅读时间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组织学生走进自然环境,在花园边、在垂柳下、在池塘旁,即便是在教室里也可以用桌子围成一圈,创设温馨的读书环境。要想尽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有浓厚氛围的阅读环境。
其次,教师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是这样做的:上课前带一本书,下课后一直呆在教室里,随手翻开书看,开始学生们好奇,围聚在我身旁,我趁机把开好的学生阅读书单推荐给他们,并给他们看自己的读书计划。学生们一开始不接受,即使有几名学生也学我的样子看书了,也没坚持下去,我没有强制要求,仍然是一有空就在教室里看书。渐渐的在我的带动下,课间看书的学生多了,在我们的影响下,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会们课间交流的话题也都是和书有关了。每当阅读课,学生们纷纷取出自己喜爱的书籍,兴趣盎然地读起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是具有很高的向师性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长期坚持阅读,无疑传达给学生这样的讯号:阅读非常有意思。只要我们坚持在学生面前“显示”阅读的乐趣,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
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体验。当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快乐天地中,教师再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功。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保持下去,而且阅读兴趣更加广泛,
促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让学生品尝到阅读的“幸福果”。
一是定期举行班级阅读成果展示节。具体的形式有阅读心得交流、一书多读交流、美诗文诵读比赛、阅读沙龙、小小故事家、课本剧表演、读书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不仅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本领,更让他们充分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无限快乐,从内在因素上强化了他们主动阅读的动力。
二是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我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阅读摘星、成果展示、阅读记录卡等形式跟踪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并让学生建立个人读书档案,记录自己在阅读中的点滴感受,记录阅读中的收获和困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对学生阅读的文章类型、篇目数量定期进行统计,并要求学生自己申报当月阅读量,每学期我把阅读考核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及时体现学生阅读成果,让学生得到广泛的认可。形成良好的促进学生阅读的大环境。定期在班级中设立各种读书奖项。如评出“读书大王”“阅读之星”等个人奖项,并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举行隆重仪式,颁发获奖证书,奖励给学生书签、书籍。采用一切办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快感体验,形成收益终生的个人良好读书习惯。
二、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高年级需要阅读的内容十分丰富,而语文教科书课文很少,课堂时间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量。要想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必须对阅读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规定的课文后,要求他们课外阅读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相近的文章。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把跌路修道拉萨去》这篇课文是以党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行西部大开发为时代背景的,在课外,老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和《触摸风火山》等有关介绍和歌颂西部大开发的文章。又如在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一文后,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他文章独特而精练的风格,我带领学生仔细阅读他的代表作《猎人笔记》。我又从《麻雀》这篇文章表现了伟大的母爱这个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孟郊的《游子吟》。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及时把课堂上学到阅读方法迁移到新的阅读环境中去。
上面的方法是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根据知识和情景可迁移的特点而采取的“举一反三阅读法”。教师根据课文训练重点,在教学完一片文章后,推荐出几篇在结构、思想和手法上类似的系列文章,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自我学习,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
其具体模式为:在阅读教学正常的教学步骤上,按照“举一反三”的方法,由一篇引出多篇。第一步教师示范引导学习教材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第二步让学生尝试学习一篇,锻炼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兴趣,消化课堂所得;第三步认真自学同类型的多篇文章,巩固和提高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第四步进行增量课外阅读,每天专门留有阅读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文本阅读速度,拓展课外阅读面,增强阅读能力;第五步定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开展演讲、美文诵读等系列实践活动,保持兴趣、检验所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