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B.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C.物块受到的浮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26 分) 13.不变,变大,150
14.30,分子间有吸引力,原子核,电子
15.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地球,竖直向下 16.相互的,运动状态,作用点,大气压,自身重力 17.小于,大于
18.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气球之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19.重力,旋转一个角度,剪开小卡片 20.比值,正比例 三、解答题
21.作图如下,注意(2)两个力大小相等,作图长度应相等;(3)浮力大于重力,
22.(1)40,右,73.6;(2)1.015×103,质量偏小,体积偏大 23.(1)1、3,受力面积;(2)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3)二 24.(1)4.2;(2)压力;(3)取下木块上的砝码,甲
25.(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2)改变阻力大小;(3)B;(4)降低小车开始下 滑时的高度
26.(1)两侧液面高度差;(2)①乙;②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 等;③控制两图中金属盒深度相同
27.(1)水平向右;(2)有刻度部分的长度;(3)小于
28.(1)排开液体的体积;(2)深度;(3)大;(4)小于,形状,排开液体的体积
(3)2;B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C.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莱芜防雾霾频频出新招。如图所示,大卡车上拉着一个“大炮筒”,这就是防雾霍神器﹣雾炮车。它能装10吨水,工作时能持续喷射水雾75分钟。假设这辆工作中的雾炮车从坡度较大的路面上匀速向下行驶,此过程中该车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4.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用吸管吸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B.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两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引力的原因是两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是因为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变大 5.2018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列相关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航母排开的海水越多,所受浮力越大
B.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大 C.舰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浮力不变 D.航母的排水量约为7×10t,表示它满载时所受浮力约为7×10N
6.如图,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球下沉,碗漂浮,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杯底受到水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4
8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7.“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停留三秒,在这三秒内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甲乙二人同时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则甲的功率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D.不计摩擦和绳重,将一动滑轮改为定滑轮来提升同一重物,一定能提高机械效率
9.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10.如图甲所示,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一次的速度较小 B.木块第一次的动能较大 C.拉力第二次做的功较多 D.拉力第二次做功较快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一定越大
B.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 B.物体在EG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
C.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 D.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H段的功率
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把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14.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受到的重力做了功
15.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4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320Pa(取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是1.0×10kg/m B.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C.木块的密度为0.6g/cm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2N向下的压力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N. (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2
3
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