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考题:共15分[物理一选修3-3]
13.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
A.动能损失了2mgH B.动能损失了mgH C.机械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
14.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700m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000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汽车的额定功率P;
(2)汽车加速运动500m所用的时间t;
(3)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E?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二高高三(上)月考物
理试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
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图中t1=t2,则在0一t2时间内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时刻,甲位移是乙位移的2倍
B.加速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 C.在t1到t2之间某个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甲一直在乙的前面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切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t1=t2,则a甲=2a乙,所以在t1时刻,v甲=2v乙,此时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甲位移是乙位移
的2倍,故AB正确;
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可知,在t2时刻,甲乙的位移相等,则在t2时刻相遇,相遇前甲一直在乙的前面,故C错误,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2.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mgsinθ B.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3μ2mgcosθ C.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μ1mgcosθ D.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mgsinθ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定量思想;整体法和隔离法;摩擦力专题.
【分析】根据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依据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解答】解:AB、对人,物块,长木板三者整体研究,斜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f=3mgsinθ,故AB错误;
CD、对人,物块整体研究,由于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因此长木板对人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mgsinθ,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掌握平衡条件的运用,理解不同整体研究的方法简便.
3.“超级地球”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科学家们发现有3颗不同质量的“超级地球”环绕一颗体积比太阳略小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天,10天和20天.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 )
A.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之比 B.3颗“超级地球”所受的引力之比 C.该恒星的质量
D.该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结合周期之比求出轨道半径之比,再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线速度之比.
【解答】解:三颗超级地球”的中心天体相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由于周期之比已知,则可以求出轨道半径之比. A、根据正确.
B、因为三颗超级地球的质量比不知道,所以根据F=
无法求得所受的引力之比,故B错
知,v=
,因为轨道半径之比可以求出,则线速度之比可以求出,故A
,
误.
C、因为不知道具体的轨道半径,所以无法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故C错误. D、 由于恒星的半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都未知,则无法求出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察天体运动,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要注意向心力选择合适形式的公式.
4.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 )
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 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 D.R接到b电源上,电阻R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 【考点】电功、电功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根据电源的图线,读出短路电流和电阻R接在电源上时的工作状态,分析电源效率的大小.电源的U﹣I图线与电阻R的U﹣I图线的交点表示电阻R接在该电源上的工作状态,读出电压和电流,分析电源的输出功率大小. 【解答】解:
A、电源的效率η=.由图看出,电阻R接在电源a上时电路中电流为0.5I,短路电流为
得到,R=r,a电源的效率为50%.由图看出,电阻R接在电
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源b上时>50%,则电源b的效率大于50%.故A错误.
B、电源的图线与电阻R的U﹣I图线的交点表示电阻R接在该电源上的工作状态,由图读出电阻R接在电源a的电压和电流较大,电源a的输出功率较大.故B错误.
C、D由分析可知,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电源效率较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电源和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从交点、斜率、面积等数学角度来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
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a、b、c、d是两点电荷连
b到+Q的距离以及c、d到﹣Q的距离均为L,线上的四个点,已知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等
B.b、c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
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跟从d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c点时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d点的电势能 【考点】库仑定律;电势能.
【分析】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都是关于连线、中垂线对称,如图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