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食品保鲜膜(袋)
2.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3.两包粉末,一包铁粉、一包氧化铜粉末,快速鉴别开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加以鉴别 B.加水溶解,再鉴别 C.用磁铁吸引,加以鉴别 D.通入氢气后加热,观察加以鉴别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6.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02与粉尘排放
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8.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9.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1.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1+1X↑+4H1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1O3 B.NO1 C.NO D.N1O
10.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科学家能把水变成石油 B.微粒观:过氧化氢(H2O2)是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的
C.守恒观:100mL的水和100n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为200mL D.分类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是由于都含有OH﹣
11.有X,Y两元素,使12g X2与XY3反应生成24gC,化学方程式为:X2+XY3=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 A.1:1
B.1:2
C.3:1
D.3:4
12.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从O、C、H、N、Na、Ne六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一种有机氮肥____;乙醇的燃烧____。
14.金属锰(Mn)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铁锰合金(锰钢)可用作大型体育场馆的网封架屋顶材料、铁轨、桥梁等。部分锰的化合物的颜色及溶解性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颜色 溶解性 KMnO4 暗紫色 易溶 MnO2 黑色 难溶 MnSO4 白色 易溶 Mn(OH)2 MnO(OH)2 白色 难溶 棕色 难溶 (1)KMnO4读作______________,广泛用作医药杀菌剂和防臭剂。将适当比例的铁矿石(Fe2O3)、软锰矿(MnO2)、焦炭混合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熔炼,可得到铁锰合金。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金属锰的过程: ①C + O2
CO2;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
知:①MnSO4+2NaOH=Mn(OH)2↓+Na2SO4; ②2Mn(OH)2+O2=2MnO(OH)2 若向盛有Mn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静置,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5.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
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6.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_____。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农作物生长需要适量施用化肥,下列关于化肥及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 氮肥能促进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
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①的名
称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判断集气瓶内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在图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18.同学们利用自制仪器模拟工业炼铁实验,用下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甲酸(HCOOH)具有挥发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位置4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存在一处明显缺陷,请给出优化建议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位置5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左旋肉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普遍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减肥营养素.左旋肉碱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左旋肉碱(化学式C7H15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A、纯羊毛衫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木制桌椅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纯棉毛巾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食品保鲜膜(袋)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点睛∶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3.C 【解析】 【详解】
鉴别两种物质需要根据两种物质的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铁粉和氧化铜粉末都是黑色粉末,且难溶于水,所以A、B两项皆不能鉴别;铁能被磁铁吸引而氧化铜不能,故C正确;通入氢气后加热,可以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但却不能与铁粉反应,虽可鉴别却不是快速鉴别的办法。所以答案选C。 4.B 【解析】 【详解】
×100%=46%。故选B。
A、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书写的档案能保存很长时间,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
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A 【解析】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②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都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
试题分析: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能彻底将污染问题解决,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 7.D 【解析】 【详解】
①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由酸和碱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③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它是无机物,观察选项,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A、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错误的;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C、加热“铜绿”时,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正确;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