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列车的窗口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一站站灯火扑来,象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此刻,满车歌声已经停歇, 婴儿在母亲怀中已经睡熟。 呵,在这样的路上,这样的时候, 在这一节车厢,这一个窗口-- 你可曾看见:那些年轻人闪亮的眼睛 在遥望六盘山高耸的峰头? 你可曾想见:那些年青人火热的胸口 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你可曾听到呵,在车厢里: 仿佛响起井冈山拂晓攻击的怒吼? 你可曾望到呵,灯光下: 好象举起南泥湾披荆斩棘的镢头? 呵,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呵,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一群青年人的肩紧靠着一个壮年人的肩, 看多少双手久久地拉着这双手…… 他们呵,打从哪里来?又往哪里走?
他们属于哪个家庭?是什么样的亲友? 他呵,塔里木垦区派出的带队人-- 三五九旅的老战士、南泥湾的突击手。 他们,上海青年参加边疆建设的大队-- 军垦农场即将报到的新战友。 几天前,第一次相见--
是在霓虹灯下,那红旗飘扬的街头。 几天后,并肩拉手--
在西去列车上,这不平静的窗口。 从第一天,老战士看到你们呵- 那些激动的面孔、那些高举的拳头……
从第一天,年轻人看到你呵-- 旧军帽下根根白发、臂膀上道道伤口…… 呵,大渡河的流水呵,流进了扬子江口, 沸腾的热血呵,汇流在几代人心头! 你讲的第一个故事:\当我参加红军那天\; 你们的第一张决心书:\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呵,指导员牺牲前告诉我: '想到呵,--十年后……百年后……'\ \呵,我们对母亲说:
'我们--永远、永远跟党走!……'\
《回延安》 【作者】:贺敬之
【作品】:回延安(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内容】: 一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