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4:44: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无以,则王乎!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6、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7、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8、请其矢,盛以锦囊 9、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1、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4、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15、木欣欣以向荣 16、 作《师说》以贻之 17、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8、背晋以归梁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

9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不如因而厚遇之。 3、因击沛公于坐。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相如因持璧却立…… 6、蒙故业,因遗策。

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文言虚词练习(十四)

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③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⑥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燕王欲结于君。

⑧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 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文言虚词练习(十五)

10

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唯求则非邦也与。 2、与尔三矢。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当与秦相较。 6、遂与之俱出。 7、与战胜而得者。 8、与风水相吞吐。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则与斗卮酒 11、失其所与,不知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E.微斯人,予谁与归 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文言虚词练习(十六)

一、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6、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入则孝,出则悌。 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欲速则不达。

11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文言虚词练习(十七)

一、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4、此三者,吾遗恨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6、陈涉者,阳城人也。 7、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8、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0、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文言虚词练习(十八)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奉之弥繁。 3、侵之愈急。

12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 的文档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7idk8okoy2i4cx3q5al1oirv327wf00pkc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