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治疟疾:酢浆草三钱,水煎服。
九、治齿龈腐烂:鲜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 十、治咽喉肿痛:鲜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嗽口,并治口腔炎。
十一、治乳痈: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外敷。
29.卷耳
中药名:婆婆指甲菜,别名:瓜子草,高脚鼠耳草。石竹科卷耳属。 药用全草。味甘。清小便热症。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5~6钱。 外用:捣敷。
选方:
一、治妇女乳痈初起:鲜草捣烂加酒糟作饼,烘热敷于腕部脉门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
二、治小儿风寒咳嗽、身热、鼻塞等症:卷耳、芫荽,五至六钱,胡颓子叶二至三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一次。
三、治疔疽:卷耳鲜全草加桐油捣烂,敷患处。
30.漆姑草
别名:珍珠草、地松。石竹科漆姑草属。
药用全草。性凉,味苦辛。治漆疮,秃疮,痈肿,瘰疬,龋齿,小儿乳积,跌打内伤。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外用:捣汁涂或捣敷。
选方:
一、治漆疮:鲜草捣烂,加丝瓜叶汁,调菜油敷。 二、治虫牙:捣烂,塞入牙缝。
三、治跌打内伤:漆姑草五钱,水煎服。 四、治蛇咬伤:漆姑草、雄黄捣烂敷。
五、治瘰疬结核:漆姑草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捣烂敷。 六、治虚汗,盗汗:漆姑草一两,炖猪肉吃。 七、治咳嗽或小便不利:漆姑草一两,煨水服。
31.通泉草
中药名:绿兰花,别名:虎仔草、石淋草、脓泡药。玄参科通泉草属。性凉,味微甜,无毒。药用全草。消炎,解毒。治痈疽疔肿,烫伤。
选 方:
一、治痈疽疮肿:干通泉草,研细末,冷水调敷患处,一日一换。 二、治疔疮:干通泉草、木槿花叶共捣烂,冲淘米水服。
三、治汤、火烫伤:鲜草捣烂绞汁,用净棉花蘸渍患处,频频渍抹效。
32.波斯婆婆纳
中药名:肾子草,别名:灯笼草、波斯水苦荬。玄参科婆婆纳属。 性平,味辛苦、咸。药用全草。解热毒,治肾虚,疗风湿。
选方:
一、治肾虚:灯笼草一两,炖肉吃。 二、治疥疮:灯笼草煎水洗。
三、治风湿疼痛:灯笼草一两,煮酒温服。
四、治久疟:灯笼草一两,臭常山一钱,煎水服。 五、治小儿阴囊肿大:灯笼草三两,煎水熏洗患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