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2. 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酵时间的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B. 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 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 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3. 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12 h左右)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 A. 拧松,进入空气 B. 打开,进入空气 C. 拧松,放出CO2 D. 打开,入出CO2
4. (2012·汕头一模)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 B. 温度一般要控制在50 ℃左右 C. 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 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5. (2012·广东实验中学)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 1 -
6. 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B. 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 C. 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D. 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7.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传统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 青霉 C. 毛霉
B. 曲霉 D. 根霉
8. (2012·山大附中月考改编)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 酵母菌细胞失水 C. 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 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9. (2012·惠州二中)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加盐作用不包括( )
A. 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B.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 促进毛霉的生长
D. 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10. (2012·河北期末改编)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 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C.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 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
11. (2012·惠州二中)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2 -
A. 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 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
C.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 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
12. 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 A. 氧气、糖源充足 B.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 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 氧气、糖源都缺少
13. (2012·山大附中月考改编)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 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 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 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14.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敞开发酵瓶 B. 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
C. 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 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15. (2012·河北期末改编)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 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而无其他杂菌 B. 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 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 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二、 双项选择题
16. (2012·江苏一模)下列有关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 3 -
B. 都需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 C. 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D. 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17. (2012·河北期末改编)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使发酵失败( ) A. 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 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 每次排气时,必须将盖完全揭开,使其充分放气 18. 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 制备泡菜的盐水中盐与清水的质量比约为4∶1
C. 引起杂菌滋生的原因往往是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盐的比例过大
D. 制作泡菜液的关键是配制调料,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包括佐料和香料 19.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 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B.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C.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20.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B. 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制杂菌生长 C. 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D. 家庭制作果酒时,应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表面以确保发酵效果
- 4 -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 C 2. B 3. C 4. B 5. D 6. D 7. C 8. B 9. C 10. 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CD 17. CD 18. BC 19. BD 20. AB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