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
4.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②排云: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参考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请简要分析诗中第4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由实而虚,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
17
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6.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7.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之声。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8.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9.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18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 刘禹锡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参考答案】
①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②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10.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冬夜
黄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水满玉瓶。
明人李攀龙评论此词说:“叙冬夜之景,在胸中流出。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这段话,对词中“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这句话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词人将梅花拟人化,突出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将梅花做为知己,表达了对梅花身上所体现出的凌霜傲雪、高洁不俗风骨的追求。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试从景情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诗中“满”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反衬下文“堪悲”之情。诗歌以乐景衬哀情。
12.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迟,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9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1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点加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
②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
③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参考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天,指明丽美好的春日。 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也表达了作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之情。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