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学习,要弄清楚“李”姓的历史和现状。
2.通过学习,掌握研究报告的写法,课下分组学写一份研究报告。 3.培养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究、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点
学写研究报告。 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分工合作的能力。
一、明确研究报告的结构
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写出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写清楚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研究结论: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这次写研究报告,搜集资料是中心环节。各小组要事先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要讨论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尽可能多和全面,正面的和反面的都要。搜集资料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2.了解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计划。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三、课后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1.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搜集、整理工作。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形式:(1)书面汇报。(2)合作汇报。(3)制成演示文稿汇报。(4)出示实践活动展板或编小报汇报。)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
研究报告的结构?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有趣”是本次主题活动的灵魂,“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体会学习过程的有趣”应是本节课的立脚点。学生活动时最感兴趣的就是成果汇报,那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切入,以“如何成功展示成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精选材料,加工材料,制作成果汇报作品”。在设计板块时,要让学生
标题
感到进行活动就像是在进行游戏,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评选的方式促使学生重视小组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