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综合训练(四)人民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9:52: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

15.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市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彼此矛盾 B.自然法可等同于罗马私法规范 C.市民法和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 D.市民法与自然法之间相互抵触

解析:选C。据材料“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可知,自由人和奴隶的区分仅仅在市民法或万民法的意义上才是成立的,故C项正确;市民法与万民法适用范围不同,市民法适用于特定民族,万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二者并不矛盾,A项错误;罗马私法包括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B项错误;自然法与市民法并不抵触,D项错误。

16.(2020·广东汕头二模)下图为罗马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这说明,罗马法( )

A.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比较注重法律程序 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罗马法包含了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和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特别突出平民的利益,A项不正确;B项不能反映全部材料信息;材料还包含了诉讼法的内容,C项没有反映。

17.罗马共和国后期,开始把社会团体或人的联合体视为权益主体,并规定社团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表所示: (1)必须具有物质基础; (2)社团要达到最低法定人数(3人以上),财团需拥有一定数额的财产; (3)必须经过元老院的批准或皇帝的特许 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 )

A.注重保护团体的权益 B.重视区分团体和私人财产 C.具有初步的法人制度 D.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选C。材料中罗马把“社团或人的联合体视为权益主体,并规定社团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这说明罗马具有初步的法人制度,故答案为C项。

1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B.重视法律程序 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选B。材料“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依据和法律程序,故B项正确;A、C、D三项的说法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19.《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这些规定体现了( )

A.疑罪从轻 C.礼法并重

B.以礼入法 D.公平正义

解析:选D。材料提及“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规定的目的是追求公平正义,故答案为D项。

20.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据此可知该法( )

A.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 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 D.有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

解析:选C。外事裁判官法属于罗马法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外事裁判官法是对市民法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非取代了市民法,排除A项;该法出

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说法过于绝对,D项排除。

21.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

A.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 B.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 C.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D.保护环境已走向法制化

解析:选D。根据“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可知,罗马法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环境,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代罗马对焚烧行为产生的后果进行处罚,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22.《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权人亦可诉诸处理”。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注重调节阶级矛盾 C.规范土地使用关系

B.维护了奴隶主利益 D.没有具体刑法内容

解析:选C。根据材料“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权人亦可诉诸处理”可知,罗马法规范了土地使用关系,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23.有学者认为,以自然法为基础,通过罗马外事裁判官而形成的万民法,是国际私法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万民法( )

A.立足调节私权关系 C.淡化司法程序要求

B.服务罗马帝国需要 D.凸出自然法的理念

解析:选A。据材料“万民法……是国际私法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主要是由于万民法立足于调节私权关系,故选A项;万民法在罗马共和国晚期已经出现,起初是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万民法立足于调节私权关系,体现不出淡化司法程序要求,排除C项;自然法通常指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材料与之无关,排除D项。

24.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在好法律和适用的法律之间是大有区别

的,好法律是要使一个民族成为其他民族的主人,而适用的法律则是要维持一个民族所取得的权力。”由此可知( )

A.法律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工具 B.法律制定要立足国情因时因势 C.立法应遵循使国家强盛的原则 D.法律在国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解析:选B。材料信息“好法律是要使一个民族成为其他民族的主人,而适用的法律则是要维持一个民族所取得的权力”,说明好法律和适用的法律是围绕国情展开的,故B项正确;“好法律”是殖民扩张的工具,故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未体现立法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作用而非地位,故D项错误。

25.“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恩格斯这一论述意在说明罗马法( )

A.未能随帝国的扩张而适时调整 B.某些理念具有普世的永恒价值 C.坚持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D.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解析:选B。由材料“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可知,罗马法得到了后世的借鉴,其某些理念具有普世的永恒价值,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26.(2020·广州佛山一中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朝贡制度是宗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中国周边属国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进贡方物等等。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篡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礼节等问题,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劝诫和

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

——据陶继波《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等整理

材料二 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即西西里行省)的管理,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绝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宣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从而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弱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公元前227年,罗马国家的首批行省总督上任,标志着罗马行省管理体制正式建立,到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1世纪时,地中海世界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建立了罗马行省。后来随着罗马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

——摘编自朱景文《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海外行省制度——中华法系和罗马

法系形成的制度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特征,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和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

解析:(1)特征,根据材料一“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是宗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劝诫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根据材料一“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不同,根据材料“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弱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绝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宣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原因,根据材料二“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即西西里行省)的管理”“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长期存在的原因,可从中国长期以来有先进的文明、强盛的国家实力,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综合训练(四)人民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7vli1tgnd423gj8gje700kc52051d00kc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