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以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并伴随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对当下大学生的求职现状及招聘技能进行调查具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而2004年,全国才280万毕业大学生。随着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难题,一毕业便遭遇失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具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从一个方面来说,目前有很多大学生特别是非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对求职招聘的认识都不全面,有人觉得求职招聘只是一个排场,认为招聘只是求职路上一个不足轻重的小环节,故而根本不需要掌握任何的技巧与技能。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于重视求职招聘的大学生,大家对其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觉得证书对求职最重要,有人是成绩,有人是个人魅力,也有人觉得外貌是成功求职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大学生就招聘的认识很有调查与研究的必要,以便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总之,大学毕业生求职既是一种人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推销\,也是对个人能力及素质的考验。面对就业压力前所未有的增大的现实问题,要成功解决求职难题,当代大学生需要以积极的策略来应对才能心想事成,如愿以偿。发挥出色,才能再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不足,要想从求职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能把握面试中的应答的原则,熟悉和掌握面试中应答的策略和技巧,很好的展示自己。本次调查从多方面了解了大学生在面临求职问题时要做的各项准备和面试时的策略,对当代大学生求职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帮助。
策略:
(一)端庄得体的仪表与礼仪。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外表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实际能力,但众所周知,外表与举止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第一印象。所以,无可挑剔的着装与行为举止对于求职招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能够适当增加面试官的好感,传递给人真诚与重视的信息。在仪表方面大可花一些小心思,表现得自然就好,不让人觉得过火,也不要让人觉得必修边幅。
(二)会审时,能够掌控时间。谨慎地把握好时间上的安排,在不同的环节或问题上要有差别性的对待,对于重要的问题可以适当多花费时间与耐心,而不重要的地方大可简略或直接跳过。比如,在自我介绍时,可以把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倘若时间过短,会让面试官觉得你不善交际,或直接认为你没有足够多和值得谈及的才能,而倘若时间过长,又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不够慎重与沉稳。所以,是否能够合理调配自己在招聘现场的应对时间,会影响到面试官对你本人的印象。 (三)巧妙地回避与工作有关的缺点。当考官问到你的缺点时,面试者不能说自己没缺点,也不能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但更不能挑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或者说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四)尽量回避待遇问题。在求职招聘中,关于薪酬待遇向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似乎不管你怎样回答,要求的待遇或高或低,面试官都能找到各种茬和为难你的借口。比如,你若要求薪酬低,人家会问你:“你就只有这点价值的才能?不自信?“或者你要求的报酬过高,人家又会觉得你好高骛远。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最好是能利用技巧来回避,你可以说“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五)遇到提问陷阱采用迂回战术。“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这是一道陷阱
题,如果应聘者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以免引起不良的效果。面试者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六)尽量体现机智、果敢和敬业。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此题的回答应体现出面试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匪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掌握一定的求职招聘技能,学习现场应对的技巧,能够让大学生的求职更顺利。总之,不管怎样的的求职技能,要想现场完美发挥,都要依赖于个人的应变能力与机智,而万全的事前准备更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学历是求职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大学教育大众化,学历已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最近几年,“能力”已渐渐取代“学历”成为求职的主要因素。
这次调查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来的资料,分析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求职招聘技能的认识与想法,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认为影响求职招聘结果的多个因素,它们分别是专业技能,面试时的衣着打扮,口头表达能力,礼仪举止,投递的求职简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学历等。不同的大学生对求职招聘具有不同的认识,其认为影响求职招聘结果的因素也就不尽相同,并且每个人最看重的应具备的求职招聘应对能力与技能也不同,因此我们对不同因素对求职影响的不同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由于大四将近毕业离校,只有极少数参与了调查,所以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和大三
11,1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发现不同的大学生对求职招聘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对经历过的或是将来会面临的求职招聘的态度也就不同。在我们调查的八十八个对象中,只有十四个人对求职招聘作了详尽的规划,却又超过一半的六十二人只是对其有粗略的设想,还有十二人根本就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由此可见,此外,在关于调查关于去了解求职招聘技能的主动性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有一半的人都没有尝过过去主动了解相关信息。在校大学生的大部分都对求职招聘技能都不看重,对求职招聘技能所发挥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13:与此同时,我们对大学生了解和获得求职招聘技能的方式与途径也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大家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包括上网查找资料,课外书学习,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师兄或同学,自己摸索经验,以及校外相关单位举办的培训活动更途径。通过数据的整理发现,大学生了解求职招聘技能的方式主要是上网查找资料和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可见大学生由于社会面狭窄的局限性,并不能更多的通过校外的途径来更全面广泛地了解求职招聘技能。
19:作为本次调查与分析的重点内容,我们认为在求职中影响面试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面试时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时的衣着打扮,专业技能,面试时的礼仪举止,投递
的求职简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学历。其中,有57%的大学生认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面试时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是专业技能,人数达到26%,面试时的礼仪举止也占了7%的不比重,个人学历、人际关系等所占的比重较小。按大学生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来看,大家最看重的前三项是专业技能、心理调控能力和面试技巧。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的认识中,应聘技能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影响因素的分析后,我们也对相关的大学生自己认为的所欠缺的技能因素作了分析,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所欠缺的专业技能,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反映和应变能力。而面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大部分人都有去尝试提高自己应聘技能的意向。问到他们怎样去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时,大家都愿意以参加学校社团、专门机构培训、学习他人经验和学校招聘会的方式,这四种方式所占比例大致相当,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可见在途径上并无太大差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