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题一
[一]单选择题
(1) 导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电子导体,第二类是离子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其导电能力
(a)第一类导体增大,第二类导体也增大
(b)第一类导体降低,第二类导体也降低 (c)第一类导体增大,第二类导体降低
(d)第一类导体降低,第二类导体升高
-3-1
(2) 某溶液的浓度为 c(mol?dm)电导率为?(S?m),则摩尔电导率?m(用 SI单位)与 c 和 ? 的关系为:
3-3
(a)?m=??10/c (b)?m =??10/c
-6
(c)?m =?/c (d)?m =??10/c (3) 下述各量与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的是:
?(a)QR; (b)?rHm (c)K?; (d)E?
(4) 某温度下,电池 Na(Hg)(a1)|NaCl(aq)|Na(Hg)(a2)的电动势E<0,则a1和a2的关系为:
(a)a1>a2 (b)a1<a2 (c)a1=a2 (d)难以确定 (5) 实际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标准电极电势最正者
(b)标准电极电势最负者
(c)考虑极化后的不可逆电势最高者 (d)考虑极化后的不可逆电势最低者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dm-3KCl与1 mol?dm-3 的 AgNO3电解质溶液,其电导分别为 1.0?10-4及 1.0?10-3S, 则二溶液的摩尔电导率的比是:
(a)10:1 (b)5:1
(c)20:1 (d)1:1
(7) 浓度为m的Al2(SO4)3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为???和???,则平均活度系数??等于: (a)(108)m (b)(????)m (c)(????)(d)(????) (8)下列可逆电极中,对OH –不可逆的是:
(a)Pt | H2(g)|OH- (b)Pt | O2(g)|OH –
(c)Hg(l)|HgO(s)|OH - (d)Ba(s)|BaSO4(s)|OH - (9)电池短路时:
(a)电池的电动势趋于零
(b)电池所做电功要小于可逆放电时的功(规定体系对环境做功为负值) (c)这时反应的热效应Qp = ?rHm (d)瞬间可作极大电功
(10)对于甘汞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极反应为 Hg22++2e→Hg;
(b)属于第一类电极;
(c)对阴离子可逆,电极电势较稳定;
(d)电极电势为E(Hg2Cl2)=E? (Hg2Cl2)+(RT/2F)lna(Cl-)
1/5
?
?1/5
?
?1/5
?
?1/5
(11) 电池 Pt|A|A(a1)‖A(a2)|A|Pt 当电池电动势E>0,则:
(a) a1>a2 (b) a1<a2
(c) a1=a2 (d) a1/a2任意比值都可
(12) 电池 Ag(s) | AgNO3(??,1,m1) || AgNO3(??,2,m2) | Ag(s) 的电动势E应为:
(a) -(2 RT/F)ln(??,1m1/??,2m2) (b) -(2 RT/F)ln(??,2m2/??,1m1) (c) -(RT/F)ln(??,1m1/??,2m2) (d) -(RT/F)ln(??,2m2/??,1m1) (13)将反应 H++OH-=H2O设计成可逆电池,选出下列电池中正确的一个:
(a)Pt│H2│H(aq)‖OH│O2│Pt (b)Pt│H2│NaOH(aq)│O2│Pt
(c)Pt│H2│NaOH(aq)‖HCl(aq)│H2│Pt (d)Pt│H2 (P1)│H2O(l)│H2 (P2)│Pt
(17) 相同温度下,液体水、金属银和液体苯三种物质中表面张力最小的是_______。
(a) 液体水 (b) 金属银 (c) 液体苯 (d) 无法确定 (18) 浓度相同的下列各物质的稀水溶液,发生溶液表面负吸附的是_______。
(a) 丁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硫酸 (19)下列式子中,关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错误的是_______
(a) ???G???U???H???A? (b) (c) (d) ???????
??As?T,p??As?S,V??As?S,p??As?T,S+
-
--
(20) 在298K时,已知A液的表面张力是B液的一半,其密度是B液的两倍。如果A、B 液
分别用相同的毛细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气泡时,A液的最大气泡压力差等于B液的_______。
(a) 1/2倍 (b) 一倍 (c) 二倍 (d) 四倍 (21) “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云中喷撒微小的 AgI 颗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 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降低
(b) 使 AgI 的溶解度增大
(c) 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升高 (d) 使水珠的凝固点降低
(22) 某反应速率系数k?1.74?10mol?dm?min的半衰期t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mol?dm?3?2?13?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dm?3时
时的半衰期t1/2' 的关系为______ 。
(a)2t1/2?t1/2' (b) t1/2?2t1/2' (c)t1/2?t1/2' (d) t1/2?4t1/2' (23) 确定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若可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则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可逆反应快速达到平衡
(b)中间产物很活泼,反应稳定时d[中间物]/dt?0 (c)决速步在最后(生成最终产物的一步) (d)中间产物一定为自由基或自由原子
(24)对于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 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
n(a)?0.693k (b) (2.303k)?lg[n(n?1)] (c) (2.303k)?lgn (d) (2.303k)?lg(1n)
(25) 某一气相反应在500℃下进行,起始压强为p时,半衰期为2秒;起始压强为0.1p时半衰期为20秒,其速率系数为______。
(a) 0.5 s?1 (b) 0.5 dm3?mol?1?s?1 (c) 31.69 dm3?mol?1?s?1 (d)31.69 s?1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活化能不可能为负值 (b)仅对基元反应有活化能可言
(c)不是每个反应都有Arrhenius活化能 (d)Arrhenius活化能是一个微观量
(27) 某气体 A2在表面均匀的催化剂上发生解离反应, 其机理为: A2(g?)?K?2??????????快速平衡2A?K? ??慢步骤 ?C?D2K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
(a) r? k pA2 (b) r? kbA2pA21?bA2pA2k(bA2pA2)
1/2(c) r?k(bA2pA2)1/2
(d) r? 1+(bA2pA2)21/2
kk(28) 某气相1-1级平行反应M???R,M???S,其指前因子A1?A2,活化能
1kE1?E2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298K时1k2k'?100,754K时1k2'______。
(b)2.5 (c)6.2 (d)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计算 (a)2500
(29) 溶胶的下述现象中与其电动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_
(a) 渗透 (b) 电泳 (c) 电渗 (d) 反电渗
(30) 向 FeCl3(aq) 中加入少量氨水,可制备稳定的氢氧化铁溶胶,此时胶体粒子带电荷情况为_______
(a) 总是带正电
(b) 在 pH 较大时带正电
(c) 总是带负电
(d) 在 pH 较大时带负电
(31) HCl与水组成的有恒沸点的溶液,应该是什么?
(a)化合物 (b)络合物 (c)非化合物 (d)加合物
(32) A 和 B二组分能形成一个具有相合熔点的化合物A2B,则该二组分体系的恒压T~x相图为:
(33) 101℃时,与水平衡的蒸气压为:
(a)100kPa (b)1013kPa (c)略高于100kPa (d)略低于100kPa
(34) 某物质由固态液态气态是一吸热过程,且其密度逐渐减小,则此物质的 P-T图 最可能的图形是:
(35) 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 线为两相平衡的联结线
(b)体系在 O 点具有最小自由度,数值为 -1 (c)体系的最大自由度数 F为 3
(d)aboca区域为汽液平衡,自由度数F?为 1
(36) A 和B 形成的二元固~液平衡相图如图所示,若系统状态处于 a 点,为了制取纯净的 AxBy,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降温; (b)增加 B 或减少 A;
(c)增温,减少 A; (d)增加B或减少A至近 AxBy组成附近再降温 [二]将正丁醇(摩尔质量 M?0.074 kg?mol)蒸气骤冷至273K,发现其过饱和度( ?1pp*)
约达到4时方能自行凝结为液滴,若273K时,正丁醇的表面张力 ??0.0261 N?m?1,密度 ??1?103 kg?m?3,试计算:(1)在此过饱和度下所凝结成液滴的半径r??;(2)每一液滴中所含正丁醇的分子数N??
[三] 测得25℃时饱和氯化银水溶液的电导率为3.41×10-6 S·cm-1,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60×10 S·cm,已知25℃时,Ag 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63.5 S·m·mol,其迁移数为0.4568。求AgCl的溶度积KSP。
[四
]通
过
测
量
体
系
的
电
导
率
可
以
跟
踪
反
应
:
-6
-1
+
2
-1
CH3CONH2 ? HCl ? H2O ?CH3COOH ?NH4Cl
在63℃时,混合等体积的2mol?dm?3乙酰胺和HCl的溶液后,观测到下列电导率数据: t/min 0 13 34 50
4 33. 3 31. 0 ?/???1?m?1? 40.9 37.
63?C时,H+、Cl?和NH4的离子摩尔电导率分别是0.0515,0.0133和
+0.0137m??2?1 ?mol,不考虑非理想性的影响,确定反应级数并计算反应速率系数的值。
?1
?HCl的机理为: [五]气相反应H2?Cl2??k1Cl2?M???2Cl?M2Cl?H???HCl?H???k??H?Cl2???HCl?Cl42Cl?M???Cl2?M?k3
?k 试证:
dcHCldt?k??2k2?1??k4?12cH2cCl212
[六] 化合物A与B的分子量分别是40与60,熔点分别为400K与600K,可形成两钟化合物MN,MN2,MN在450K时分解成MN2与含N58%的溶液,MN2的相后合熔点为650K,相图中两个低共熔点,分别为360K与560K,粗略画出这个相图。
相关推荐: